20111221新生研讨课总结
保定校区开展新生研讨课座谈
2011年12月21日,部分教师和“卓越办”相关人员相聚一堂,畅谈新生研讨课开设一学期的收获和体会,他们积极评价该课程的优越性,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对新生研讨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新生研讨课是学校面向“卓工班”开设的一门新型课程,以教授讲解、学生参观、实践和自主讨论为主要方式,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对于这种研讨式的课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上网查资料,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加上教师深入的讲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极大的增强了他们自我学习、交流表达、团队协作等能力。任课教师和有关领导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他们均认为课程难度不应太大,而且应该适当减少课程的内容;实践环节也应遵循校内和校外相结合,一方面要注重学校自身的科技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校外实践,增强综合素质。任课老师和相关领导还对上课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
新生研讨课是我校对新型课程的一次尝试,开设一学期来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
扩展阅读:
新生研讨课总结报告
新生研讨课总结报告敬爱的刘老师:
感谢您几周来为我班带来的精彩课程,您辛苦了!
说到课程,我想无论是老师您,还是我们,可能都更喜欢称之为是一种交流的平台和过程。老师您一定注意到了,在您的课上,我们大家都很放松,毫无拘谨,我想这也正是您想要的课堂氛围吧。老师您每次都是那么准时的来上课,常常是您到了,我们还没到,想来真是惭愧老师,您的准时守信、平易近人还有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这点点滴滴中,我们看到了老师您治学的严谨,懂得了为人的谦逊,更了解到了很多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明确了目标,开阔了眼界,更坚定了我们前行的信念!
讨课,在老师上了新生研的引领下,我更加了解了我们本专业的知识,我了解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一专业将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相结合的专业。我们不仅要学习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还要进行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以锻炼我们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的基本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在重庆大学,我将学习公共基础课、电路、电磁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电气测试技术、电力工程基础、电介质物理、电气绝缘测试技术、高电压试验技术、电气绝缘结构设计原理与CAD、光电通信原理、电力系统过电压及保护、电缆材料与电缆工艺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程。呵呵,压力好大!
实验动手能力是刘老师多次强调的重点,您告诉我们,要想学到真东西,对知识有更好的体会
20111221新生研讨课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