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知识点.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知识点
第 3 页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知识点
  这是小编为您倾心整理的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知识点,经典实用,希望看完之后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谢谢您的支持,更多初二地理知识点,请继续收看【初二地理知识点】栏目。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知识点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P67活动1
1、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甘、宁四省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
2、黄土物质的形成:风成说---认为黄土是从中亚、蒙古的沙漠、戈壁吹来形成的。P67活动:2
3、黄土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P12活动1、3
1、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①地形一般为山区,并且坡度较大;②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③黄土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④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2、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的根本建设不注重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的废土石随意向河沟倾到,造成新的沙土流失。
第 3 页
P69活动3: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北部山区。形成条件: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大。
2、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P68
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1、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P72活动2。
3、黄土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此外还有塌陷、滑坡、泥石流。
4、生态建设措施:①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解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①加强方案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它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③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④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开展多种经营,提高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
第 5 页
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岸地带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P75活动1、2
1、地理位置: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范围内。是一个典型的带状区域。
自东向西跨越的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大局部位于北纬2535之间,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内河航运兴旺,本区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在全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海洋运输兴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①地形地势:总的看来比拟低平,以平原、低矮的丘陵为主;②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水热条件好;③河流: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④自然资源丰富,如水和水能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等。
二、沿江地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16581885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1-10-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