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数》教学设计
榆树市秀水镇中心小学校 李冰冰
教材分析:
《正负数》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学生在体会相反意义量的基础上认识正、负数,并能用正、负数分析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负数的意义比较抽象,理解上有较高的难度,因此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易于理解并能引起学生思考的故事,让学生在充分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认识正、负数,以及理解0的特殊意义,体会数学的简洁美,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系统的认识了自然数、小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能充分的认识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能够通过转化的思想来进行新知的学习。对于正、负数这一知识内容,学生是比较陌生的,虽然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也接触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但却未曾上升到数学的角度来思考,因此本节课借助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题来引起学生思考,从而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了解正、负数及整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0”的特殊性。会正确的读、写负数。
2、过程与方法: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在经历与合作中,体会负数的意义,了解正负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操作体会数学的简洁之美,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体会,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和表示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铺垫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想让同学们猜一猜,猜一个数学名词。
师:你真聪明。(如果有学生猜出来,看来你已经做好了本节课的预习。)
师:接下来,我们来玩抢答游戏,快速认读温度计上的数。(抢答)
师:你是怎么做到读的又快又准的?
生:0以上就是零上X摄氏度,零以下从0往下找就是0下多少摄氏度。
师:零上和零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相反)
师:怎样清楚的记录这些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正负数》。
【设计意图】通过抢答游戏的设置,使得相反的意义再一次得到强化和巩固。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吗?
生:珠穆朗玛峰
师:那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嘛?
生:吐鲁番盆地
1、出示情境图1
师:规定海平面为0,海平面以上为正,海平面以下为负。,吐鲁番盆地距海平面的高度是155米,我们说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4,43米(板书+),吐鲁番盘地低于海平面155米又该怎么记录?
生:记作-155米(板书)。
师:同学们,那你们知道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和吐鲁番盘盆地相差多少米?(+155=)
师:同学们你们真聪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不同领域内,正负数表示的实际意义不相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出示课本情境图2:希望小学“交通安全知识”竞赛
师:希望小学正在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分组合作说一说)
生:答对一题得10分,记作+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记作-10分。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一下1号选手和2号选手的答题得分情况。
师:先来看1号答题对错情况,第一题得了10分说明他(答对了),第二题也(答对了),第三题很可惜答(错了),第四题(答对了),第五题(答对了),第六、七题(答错了),请问他最后得分是多少?(10分)(得分写在黑板上)
师:2号小朋友答题对错情况是这样的,第一题(答错了),第二题(答错了),第三题(答对了),第四题(答对了),第五、六题(答错了),第七题(答对了),请问他最后得分是多少?(-10分)
(学生口算回答)
师:同学们1号选手和2号选手比,谁赢了?为什么?+10,-10这两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那+10这个数怎么读呢?
生:加十。
师导读:以前我们学们学过的“+”号,在这里我们应该准确地读作正号。那么+10,就应该读作正十(板书)。
那-10这个数怎么读呢?
生:减十。
师导读:同样的,我们以前学过的“-”号,在这里我们应该读作负号,那么-10就该读作负十(板书)。
师:我们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它们的读法,一定要读准确。
【设计意图】在例题的基础上深入一下,同时增加课堂
正负数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