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眉... 页脚. 课外阅读咏春古诗(百家讲坛) 人们总是喜欢用春天来比喻生活中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人们喜爱春天, 喜爱春风、春雨, 喜爱春山、春水, 喜爱春花、春草……古往今来, 人同此情, 因此在历代诗人、特别是唐宋诗人的笔下, 留下无数赞美春天的诗篇, 这些诗篇, 引起了历代读者的喜爱和共鸣。我想在这里举一些唐宋诗歌中最脍炙人口的咏春小诗,与大家一起来欣赏。为了讲述的方便,我想按照春天的发展顺序,即:初春——又称孟春、盛春——又称仲春、暮春——又称季春的大致顺序,来作一个走马观花式的巡礼。一、咏初春诗。咏初春的诗歌中所体现的情感状态, 我想用两个字概括, 这就是“惊喜”。初春之际,对物候变化最为敏感的诗人们,惊喜地发现大自然中最新引起变化的是杨柳:南朝诗人黄昶诗曰:“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和萧记室春日有所思》)唐代诗人李白诗曰:“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中行乐词八首》)杜甫诗亦曰:“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腊日》)春的信息被柳条漏泄出来了。另外,宋代诗人张耒诗曰:“残雪暗随冰笋滴, 新春偷向柳梢归。”(《春日》) 这里的“偷”字很形象, 是说春天悄悄地、暗暗地从柳条上回来了。当然,歌颂初春的诗歌当中最有名的还要数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写得非常精采! 柳干像碧玉妆成, 柳条像丝绦垂下, 而那一排排整齐、鲜嫩、透亮的绿叶是谁剪裁出来的呢?是二月春风像一把剪刀一样剪裁出来的。把春风给万物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比拟为是剪刀精心剪裁出来的,可谓是想落天外。这首诗好在两点:一是层次非常清楚,从柳干写到柳条,再写到柳叶。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歌咏的是绿柳, 但实际上歌颂的是春风, 因为春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正如清人江湜《彦冲画柳燕》题画诗所写:“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风无本质不上笔,巧借柳枝相形容。”这首诗歌咏的是初春的绿柳,实际上歌颂的是春风,一切的美好,都是春风带来的。宋人曾巩也有一首七言绝句,题目也是《咏柳》,但这两首《咏柳》诗所体现的意趣, 却迥然不同。曾巩的《咏柳》诗曰: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那乱七八糟的柳条还没有改变最初的鹅黄色, 倚仗着东风便疯狂的飘舞起来。妄想用柳絮把太阳和月亮遮蔽起来, 请你不要得意太早, 当秋风一起、清霜一降的时候, 你就会黄叶飘零。这首诗不是用热烈的情感去体验春天到来的喜悦, 而是将诗人在社会生活中所体验到的某种哲理, 通过杨柳的形象表露出来。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 刻画的是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形象。所以,我们如果将这首诗跟贺知章的那首诗比较一下,便可以看到唐诗和宋诗的不同特色: 页眉... 页脚. 唐诗的特色是重情趣, 唐代诗人多用一种热烈的情感去感受生活, 给人以感染; 而宋诗的特色是注重理趣, 将某种哲理通过物化外露的形式体现出来, 给人启迪。所以有人说读唐诗如饮美酒, 让人热烈兴奋; 读宋诗如品名茗, 令人回味无穷。当然, 唐诗中也有充满议论和哲理的诗歌, 比如李绅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每一句都是议论, 但是议论得好, 是千古绝唱。宋诗中也有充满情趣的, 比如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
七上三单元古诗词中四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