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5敏感方法学.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五讲敏捷方法学一、敏捷思想的提出 1、“软件危机”回顾软件工程来源于解决“软件危机”的努力,“软件危机”主要表现为: 软件开发的进度和成本难以预估和控制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差软件开发的结果常常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软件难以维护软件产业发展落后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发展速度总的来说,就是软件生产率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传统软件工程解决“软件危机”问题的思路就是采用工程化的思想来开发软件,它通过模拟工程项目的管理方式和过程控制来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改造,例如: 针对软件开发的进度和成本难以预估和控制的问题,传统软件工程方法通过时间分解和空间分解来降低软件的复杂度,严格规范软件开发过程,摒弃随意性,增强软件开发工作的可测性和可控性; 针对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没有保障的问题,传统软件工程方法采用严格的产品控制和质量管理技术,并加强测试工作来保证软件的质量; 针对软件开发最终结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传统软件工程方法采用各种需求分析和表达技术尽可能准确地描述用户需求,并采用原型等手段与用户进行交流,同时在维护阶段持续地根据用户需求对软件进行修改; 针对软件维护困难的问题,传统软件工程方法对软件开发进行严格的规范,非常强调文档的作用,以完备的文档作为对软件进行理解和修改的终极保障; 针对软件产业生产率低的根本问题,传统软件工程方法通过引入严格、规范的过程、方法和工具来提高软件生产率。但是,采用这些技术后软件实践的结果究竟如何呢? 根据统计,在传统软件工程方法的支持下大多数软件开发项目仍旧是失败的,主要表现在交付延期、成本超出预算、软件质量不佳和巨大的维护工作量; 只有约 10%左右的软件开发取得了成功,而这些软件往往具有规模大、周期长、用户需求明确并且稳定等特点。在大多数软件开发项目采用了传统软件工程方法仍旧不成功的情况下,有一些研究者(主要是一线的软件开发人员)注意到:有另一批软件开发项目(约7 %左右)没有使用严格规范的软件工程过程管理,仍然取得了成功。这些项目开发出的软件质量高、用户满意,成本和进度也受到了很好的控制。正是在分析这些软件项目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过程中,敏捷思想被提出了。 2、敏捷思想的提出通过分析,发现了传统软件工程方法不能带来软件开发项目成功的一些原因: 软件开发周期长,需求变化剧烈,而开发方式依赖于前期的需求分析结果,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软件开发和工程项目存在差异,套用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模式不能带来软件生产率的提高软件开发的主体是人,而人具有社会性,也具有个性和情绪状态,按照工业化思想管理软件开发,把人仅仅作为一种资源,或者是软件生产环节中的一个工具或要素,会损伤人的尊严和创造性,带来开发效率的严重损害严格的过程规范和文档要求虽然使得软件开发过程可以被管理,但随之而来的是开发效率的降低和大量冗余文档及冗余工作量的产生,文档本身的效用缺由于人的因素而难以发挥而那些未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过程规范来实施却取得了成功的软件开发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能迅速适应需求的变化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地发挥出来开发人员和客户之间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发团队内部的信息沟通代价低开发工作集中于关键任务和软件质量,而没有耗费大量时间在过程规范和管理软件文档上最初的敏捷思想是以对大量形式化的软件开发规范的反动诞生的,相对于大量的规范和文档, 新的软件开发思想被称为“轻量级( Lite )”的软件开发,后来采用了“敏捷”( Agile )来代替“轻量级”,表达了该开发思想可以灵敏、快捷地应对软件需求变化的特性,其特点包括: 能迅速交付可工作的软件能适应需求的不断变化能保护和维持软件开发团队的积极性通过延期决策来减小风险 3、敏捷方法的发展现状毫无疑问,敏捷方法学是由一线的软件开发人员,也就是程序员主导的。当更多的程序员被软件工程方法中严格的规范压迫得丧失了个性和自由,成天忙于应付无穷无尽的质量管控和文档时,敏捷方法学的提出为他们带来了福音。因此, 程序员,特别是个体的和小团队中的高素质程序员,是敏捷方法学最卖力地传播者和实践者,而大型软件公司的管理层和大型软件项目的项目经理在开始时往往对此取怀疑的态度。不过随着敏捷方法在实践上不断取得成功,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和软件公司开始认识到敏捷方法确实能给软件生产带来巨大的效益,也逐渐开始支持在软件开发中使用敏捷方法,各种 CASE 工具也都以支持敏捷方法为新的增强功能和卖点。 2005 年的一次调查显示,真正在项目中广泛推广敏捷方法的只有 20% ,其它受调查人群中, 26% 的人对敏捷方法(含 XP、SCRUM 、FDD 、Crystal 等等)没有任何兴趣, 16% 的人尚未开始使用, 14% 的人正在调查研究,另外尚有 3% 的人经过分析后决定不使用敏捷方法。而 2008 年 VersionOne 公司进行的一项

5敏感方法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5186f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