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与当代青年精神塑造魏金玲(青岛市社会科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青年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年精神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命运,引导、塑造一种更为合理的青年精神在目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的理想人格理论和对如何为人处事的论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对当代青年人格修养和精神塑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有利于使当代青年树立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增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构建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关键词]?儒家文化?当代青年?青年精神[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642(2010)05?0107?04 收稿日期:2010-07-12 作者简介:魏金玲,青岛市社会科学院政法所助理研究员,哲学硕士。??一、青年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当代青年精神中存在的问题精神之于青年,仿佛灵魂之于肉体,青年人只有被精神所感召,才能使青春焕发无穷的光彩。迄今为止,学界对?青年精神?一词的内涵和外延都尚无一个确定的界定和描述。本文认为,青年精神是一定时代条件下青年群体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是青年群体思想品格、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等的提炼升华,也是青年成员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审美方式等的集中体现。青年精神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引导或者塑造一种更为合理的青年精神,对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众多问题和挑战的中国来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总体上看,我国当代青年精神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对于处于重大社会变革时期,处于经济和信息全球化时代,处于各种思想交互激荡的时代的当代青年来说,相对于他们特定的生存空间和生活内容,他们在价值观上也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注重个人,以己为中心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受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思潮影响,其主体意识被唤醒并不断得到强化,其自我、独立、自主意识都普遍增强,其价值追求开始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这种对个人价值、个人需求、个人成就、个人利益的追求,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积极合理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部分年轻人过于关注个人利益,过分强调主体意识和个人本位,导致了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轴心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价值观的出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成为他们各种行为的目的。同时,由于只注重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他们的为人处事和工作态度也令人担忧。如果没有利益,该管的事不管,该负责的事不负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工作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总之,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出现浮躁心理,社会整体责任心下降,公众意识下降,并有可能在思想和行为的相互影响中形成恶性循环。当代青年承载着这个社会未来的希望,他们要 107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 ,2010 做的不仅是让自己融入社会,而且还将在未来的社会变革中充当中坚的力量,身上的责任可谓重大。据2008年5月4日重庆晚报公众调查中心对于?什么才是新时代青年应该具备的五四精神(也就是青年精神)?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来看,70?4%的人认为现代青年最需要的就是社会责任感。51?8%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五四精神应该与建设创新型社会、科学发展观等新的社会价值观结合起来,发扬开拓创新,勇于奉献的精神。总之,当代青
儒家文化与当代青年精神塑造.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