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手足口病.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 以柯萨奇 A组 16型(CoxA16) 、肠道病毒 71型(EV71) 多见)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 3 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 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 EV71 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一、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 2-10 天,平均 3-5 天。(一) 普通病例表现。急性起病, 发热, 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 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 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二) 重症病例表现。少数病例( 尤其是小于 3 岁者) 病情进展迅速, 在发病 1-5 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 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 神经系统表现: 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 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2. 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 咳嗽, 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 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 循环系统表现: 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 发绀; 出冷汗;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 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二、实验室检查(一)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二) 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升高, 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钙蛋白(cTnI) 、血糖升高。 C 反应蛋白(CRP) 一般不升高。乳酸水平升高。(三) 血气分析。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 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酸中毒。(四) 脑脊液检查。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 外观清亮, 压力增高, 白细胞计数增多,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五) 病原学检查。 CoxA16 、 EV71 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咽、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粪便阳性率较高。(六) 血清学检查。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 CoxA16 、 EV71 等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 4倍以上的升高。三、物理学检查(一)胸X 线检查。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 网格状、斑片状阴影, 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二) 磁共振。神经系统受累者可有异常改变,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三) 脑电图。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 慢波。(四) 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少数病例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 Q-T 间期延长, ST-T 改变。四、诊断标准(一) 临床诊断病例。 1.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32. 2. 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 临床诊断困难, 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二) 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 肠道病毒(CoxA16 、 EV71 等) 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 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 CoxA16 、 EV71 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 CoxA16 、 EV716 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 4 倍以上的升高。(三) 临床分类。 1. 普通病例: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发热。 2. 重症病例: (1) 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 头痛、呕吐; 肢体抖动, 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2) 危重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①频繁抽搐、昏迷、脑疝。②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③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五、鉴别诊断(一) 其他儿童发疹性疾病。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需要与丘疹性荨麻疹、水痘、不典型麻疹、幼儿急疹、带状疱疹以及风疹等鉴别。可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皮疹形态、部位、出疹时间、有无淋巴结肿大以及伴随症状等进行鉴别, 以皮疹形态及部位最为重要。最终可依据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进行鉴别。(二) 其他病毒所致脑炎或脑膜炎。由其他病毒引起的脑炎或脑膜炎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

手足口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