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点一盏心灯.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点 一 盏 心 灯 照 亮 自 己
— 读《研培业务读本》第三章 幸福教育修炼有感
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 刘玉桓
2013年下学期为了进一步增强全体教师的研培能力,加强自身修养、营造学习氛围,学校为我们编制了《研培业务读本》(一),细细品读,感触颇多,尤其是幸福教育修炼一章让我懂得教育是一种修行…
静夜品读,在一个个禅门故事里,我觉得我们应该跟禅师学做教师,虽然我们从不信佛、从未参禅,但我们可以从禅门典籍中悟道,对教育、教学就会有返本归宗又别开生面的发现。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小尼姑茹素问师父:“我自小便遁入空门,一心只求佛法,在红尘外日日诵经礼佛,可为何经文读得愈多,心中的私念却不减反增呢?我该如何是好?”师父说:“回去点一盏灯,使它既能照亮你,又不会留下你的身影,你就可以通悟了!”许多年后,山上多了一座庵,大家都称它为“万灯庵”,因为其中点满了成千上万的灯。万灯庵的住持,就是当年的茹素。虽然年事已高,并有上百名徒弟,但她仍不快乐。虽然她每做一桩功德,都点一盏灯,但无论把灯放在哪个位置,哪怕用一片灯海将自己围住,她仍然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甚至,灯愈亮,影子愈显;灯愈多,影子也愈多。她满怀疑惑,但师父已经去世,她已无人可问了。直到圆寂前夕,她才豁然开悟。她终其一生所寻找的答案,在万灯之间没能找到,却在黑暗的禅房里悟到了:只有抛弃身外之灯,点一盏心灯,才能真正照
2
亮自己。
故事告诉我们外在的光亮是靠不住的,必须点亮内心的灯盏,最重要的,是向内寻求自心、自性的东西——点亮自己的心灯,才能永远远离黑暗。
如果人人都能点亮心灯,世界将不再黑暗。
就教育本质而言,无数个专家学者有无数多种解释。我更愿意简单理解为:教育,就是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和启迪他们自己去思考该怎么做,去探索怎么做更好——点燃,是关键,也是核心。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智慧的火焰。”点燃智慧的火焰,必先唤醒生命的自觉,点燃学生内心的灯盏——对爱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有向往才会有追求,有渴望才会有奋斗,有热爱才会有拼搏,有憧憬才会坚定和坚信。
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点燃心灯。
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灯,必须靠教师的心灵之灯,必须先点亮教师的心灯。教书育人,以传播真善美为己任,心中无明、无光,肯定不行。尽管今天,教育的现实,沉重而艰难,靠我们单薄的力量去改变,很难,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改变自己的内心,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说说教师的心灵生活,说教师的精神面貌和职业状态,这并非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直面现实后的一种退守和承担。而引导每个人回到自己,向自己的内心寻求安慰和支撑,这是禅宗的主旨,其实也是教育的原则。
3
尽管教育一直是孤独者的事业,但是没有哪个时代的教育,像今天这样,特别需要教师内心的力量。教育这一职业特别需要教师的良心和本分,需要教师对生命的理解和同情,对职业的尊重和承担——灯在心里,我们的力量,也在心里。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尽管在入职前,我们都曾有所学,但更多的是理论,抽象、空洞、

点一盏心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3986758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