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学 科
数学
年 级
一年级
教学形式
教 师
王庆芬
单 位
民生学校
课题名称
连加连减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像连加连减这样需要较强注意力的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学第一步计算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
教学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孩子们,老师现在要来考考你们,看谁的口算能力最棒。有没有有自信?
出示算式接龙
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
师:孩子们的口算能力真棒!真是个口算小能手!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汇报:上面一道题都是加了又加,下面一道题都是减了又减;两道口算题都是用前面算得的得数接着加或者减。
今天我们就运用这样的知识来学习新的本领!好吗?
二、创设情境,初步体会
:
师:上周末,老师去了一趟农场,在农场里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明明。你们想认识他吗?展示图1,瞧!他在干什么?
生:他在喂小鸡。
师:明明是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想)那么在家里要多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吗?
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多媒体出示1:5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
谁会列式?
多媒体出示2:又来了1只。
师: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生:又来了1只。。。。。。
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刚才的画面?
生:明明喂5只小鸡,跑来了2只,又跑来1只。
师:你表达得很清楚,真好!那么,地上的小鸡由几部分组成?(三部分)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谁会列式?
(生说,教师板演5+2+1=8)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8。)(带读)
板演:5+2+1=
师:5+2+1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加法算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不一样在哪?)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加,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加。
师:像5+2+1这样的加法算式我们叫它做连加。(板书:连加)连加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一个新知识。这道算式该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强调:第二步是由哪两个数相加?
(学生说,老师板演)
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地三个数,算出结果。
:
1)、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刚才的画面?
生:明明原来喂8只小鸡,走了2只,又走了2只。
师:你表达得很精彩,真棒!
师:草地上还剩几只小鸡?(2只)
谁会列式?
(生说,教师板演8-2-2=4)
师:8-2-2=4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减法算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以前学的是有
教学设计(王庆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