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基础和现代池塘养殖技术应用
传统八字养鱼法:
水、种、饵(饲)、密、混、轮、防、管。水、种、饵(饲)是三个基本要素。
鱼类是终年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辅助身体平衡与运动的变温脊椎动物。
1、水:包括池塘(水深、面积)、水质(溶解氧、氨氮、有毒金属)、水源、水体的安全性(旱涝、污染)。
2、种:选择合适的品种。有滤食性的、吃食性的,也有杂食性、草食性和肉食性的划分。
3、饵:鱼类的食物。鱼不可能喝水长大,作为动物必须要有食物才能生长。所有的卵生鱼类品种在幼鱼开口时都是以浮游动物(轮虫)为食物,稍大后食性分化。
养鱼基础和现代池塘养殖技术应用
传统八字养鱼法
4、密:合理密养,提高水体使用效率。
5、混:传统养殖方法中的一种技术方式,即不同品种、不同规格混合养殖,提高各水层、各季节水体使用效率;现代饲料精养法一般提倡单养。
6、轮:捕大留小,轮捕轮放,均衡上市,长年保持水体合理密度。
7、防:防疫、防病、防害、防偷、防逃、防洪、防旱等。
8、管:水质管理、饲养管理。
养鱼基础和现代池塘养殖技术应用
现代池塘养殖技术(80:20养鱼新技术)
1993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美国大豆协会合作,引进了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此技术经济效益大,对环境影响小,是目前以人工颗粒饲料为基础的养殖技术中最理想的模式 。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中80%左右的产量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的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青鱼、草鱼、鲤、鲫、团头鲂、斑点叉尾蛔、尼罗罗非鱼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所组成,也称之为搭配鱼,如鲢、鳙鱼(可清除池中浮游生物,净化水质)、鳜鱼、鲶鱼、鲈鱼等(肉食性鱼类可清除池中的野杂鱼)。
养鱼基础和现代池塘养殖技术应用
二、几个要点
1)主养鱼类:80%的主养鱼类须是摄食配合饲料的鱼类,同时还应该是价值较高的鱼类,是受市场欢迎的鱼类品种,目前可以选择的鱼类为黄颡鱼、优质鲫鱼、团头鲂、斑点叉尾回。
养鱼基础和现代池塘养殖技术应用
几个要点
2) 20%的搭养鱼类的营养物质来源于池塘生态系统对80%主养鱼类的损失的饲料、鱼体的粪便、鱼体的排泄物等物质的转化和利用。可以是鲢、鳙等滤食性的鱼类,也可以是鳜鱼、鲈鱼等其他鱼类。
养鱼基础和现代池塘养殖技术应用
几个要点
3)营养来源:以主养鱼的饲料的投喂提供池塘养殖系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搭养鱼不需要另外投料。
养鱼基础和现代池塘养殖技术应用
几个要点
4)80%的主养鱼类为一种鱼类组成还是有几种鱼类组成?从养殖鱼类的饲料营养需求满足和饲养管理等方面来理解,最好为一种、且鱼体规格尽量一致的鱼种类。而20%的鱼类种类数可以为多种鱼类组成。这样,在原有的“80:20”的概念下发展的含义应该是“在养殖一种占总量80%的摄食鱼类为主的情况下,搭养20%的其他鱼类;养殖的饲料与饲养管理以主养鱼类为基准”。
养鱼基础和现代池塘养殖技术应用
主养鱼类的选择:
市场性(销路)
可得性(是否有稳定的人工繁殖鱼苗供应)
放养的可行性(是否适应池塘生产系统,如无冷水资源则无法养殖虹鳟等冷水性鱼类,无热水资源则无法进行罗非鱼的越冬)。
目前高安市场的养殖品种主要有:草鱼、鲫鱼、团头鲂,前景较好的品种有:黄颡鱼、泥鳅。黄颡鱼的养殖技术关键是饲料问题,目前已经有专用商品料,亩产可达2000到5000斤;泥鳅的养殖关键技术是幼鱼开口饵料培育问题以及水质过滤问题,亩产可达2000斤。
养鱼基础和现代池塘养殖技术应用
三、池塘条件
面积
池塘面积3亩~20亩为宜,以5亩~10亩为最佳。
养鱼基础和现代池塘养殖技术应用
养鱼基础和现代池塘养殖技术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