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山奇松 (2).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亳小 解光玮
教学内容:
《黄山奇松》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自然段引出黄山奇松。由黄山作为“天下第一奇山”,说到它的“四绝”,然后从“四绝”中引出人们“情有独钟”的奇松,使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作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正是因为奇松的点缀才使它独领风骚。第二自然段写独具特色的三大名松。先交代三大名松的生长地,在玉屏楼前的悬崖上,然后再一一描写“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不同的姿态,以及它们得名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众多松树。一连用了许多“或”字,以显示松树姿态各异,美不胜收,点明山因树而“更加神奇”,以呼应前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现黄山奇松的姿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师:同学们,谈到旅游胜地,在我们安徽,第一要数什么地方?(黄山)不错,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两次游完黄山之后,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2、师:黄山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让古今中外的许多游人如此迷恋?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黄山奇松》,从中知道了那是因为——黄山有四绝。哪四绝呢?
(学生回答)出示“第一段”课件,齐读。
3、理解:情有独钟。(感情专一,特别偏爱)
同样是“四绝”,人们为何对黄山奇松特别偏爱呢? 今天,咱们就一起去领略黄山松的魅力,去感受黄山松到底“奇”在哪里。
二、走进黄山,感受奇松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个人自学
2、小组讨论
3、班级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①“迎客松”的句子:
问题:迎客松“奇”在哪儿?你把写迎客松“奇”的句子读出来吗?
感悟:你读懂了什么?
欣赏:单击“迎客松”词语,“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迎客松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展开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旅游。
姿态如此优美的黄山松能不说“奇”吗?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里赫然摆放着迎客松的巨幅铁画,它象征我们中华民族的热情好客,迎客松成为祖国的瑰宝,当之无愧!指名再读。
小结: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优美,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作者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吗?齐读。
②陪客松:
问题:陪客松“奇”在哪儿?你把写陪客松“奇”的句子读出来吗?
感悟:读了“陪客松”这一句,你想说点什么吗?
品读:陪客松正伸展那宽大的臂膀,遮挡住炎炎烈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那博大的胸怀、那浓烈的情感、那无私的奉献怎能不让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③送客松:
问题:送客松“奇”在哪儿?你把写送客松“奇”的句子读出来吗?
探究:为什么送客松被称为“天然盆景”呢

黄山奇松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t520728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1-10-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