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23课《信任》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五年级
设计者
岳光辉
课时
第二课时
作者单位
北碚区两江名居小学
一、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出:教师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创设情景,给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学习知识的意义。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对协作学习的过程进行引导。
生成学习理论认为:生成学习中的意义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不同的人对事物的理解有着不同的方面,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教学要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以提高意义的理解水平,教师应充分让学生交流,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提高理解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
《信任》是西师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作者通过描写她与丈夫一次有趣而难忘的采摘经历,与读者分享人与人之间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描写丰富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教学本组课文,要继续指导学生学习多种方法去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而本课将重点指导学生抓重点词,体会其表达效果,从而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课文脉络清楚,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情感变化。课文语言生动、轻松,特别是多用提示语在后的对话形式,可以让学生学习体会到灵活使用提示语能使文章更生动。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进步,能自己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但思维能力还不系统,应通过阅读指导,逐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地去看问题,在阅读中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学生已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但受知识面和自身社会经历的限制,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比较肤浅,阅读理解文本时往往感悟不深,特别是对一些重点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不太容易体会到其深含的意思。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能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应让学生先充分的自学,加强预习的指导和检查,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沁人心脾”、“馋涎欲滴”等词语的意思。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
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体会句子意思,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灵活运用提示语的好处。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学习抓重点词体会句子的方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教学结构
自主学习,感知信任;
讨论交流,品读词句;
品味对话,学习表达形式;
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七、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方法)
自读批注,朗读品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书,养成边读书边批注的习惯,写下自己见解和感悟,指导朗读,用朗读表达自己的体会,在朗读中再次感悟。
启发引导,合作交流。课堂中组织有效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相互对话,师生对话,共同研讨,相互启发。
当堂训练,及时反
教学设计-北碚-岳光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