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日本装裱对中国古画的损害.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日本装裱对中国古画的损害
     2005年1月中旬,我去日本大阪访问,有幸参观了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三年一度举办的“宋元绘画展”。   走进展览大厅,一幅幅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宋元时期的顶级绘画映入眼帘。能够集中这么多宋元绘画真迹一起展出,即使在国内也是罕见的。初次亲眼见到这么多耳熟能详的真迹,真让我感慨万千,激动不已。其中有北宋李成(919-967)的《读碑窠石图》、北宋郭忠恕(?-977)的《明皇避暑宫图》,传为元代钱选(1239-1301)的《品茶图》等等,这些都是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旷世奇宝。
  李成字咸熙,为唐宗室后裔,五代时避乱北海营丘,人称李营丘,为山水画一代大家。他早年师从关仝,后渐出己意,自成一家。江少虞《明皇事实类苑》评:
  成画平远寒林,前所未尝有;气韵潇洒,烟林清旷,笔势颖脱,墨法精绝,高妙入神,古今一人,真画家百世师也。
  他对宋代山水画影响深远,如燕文贵、翟院深、许道宁、郭熙等,皆宗师于他,史称“李成画派”。郭若虚评他和关仝、范宽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可见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崇高地位。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位重要的画家,作品却极少流传,早在北宋时期米芾就已经发出了“无李论”的喟叹。现今署名李成的几件传世名作,其真伪一直争论纷纭。而此次大阪展览的这张标为李成的《读碑窠石图》为绢本墨画淡彩,×,是文物美术界公认的唯一的一幅最让人信服的李成之作。
  这幅画描写了三国时魏太祖曹操及主簿杨修拜谒东汉孝女曹娥墓碑的情景。画面古树交柯,寒林萧疏,其清旷的意境、平远的景象,以及树枝蟹爪的形态与树干直擦的皴法,都反映了文献记载中李成作品的特色,验证了古人对李成笔墨技巧的评价。在曹娥墓碑的侧面,隐有落款:“王晓人物,李成树石”。在现存的名迹中,画家在画面正式题款并钤印的作品,最早的可见北宋熙宁五年(1072)郭熙所绘《早春图》,此前画上款识多仅书小字藏于树根石罅,或落于纸背。据此,此幅作品的落款形式,也是可信的,并进一步证实了这幅画是李成的真迹(其中人物曹操、杨修为王晓所绘)。李成真迹几乎绝灭,这幅作品的珍贵程度可想而知。我早就见过这幅画作的复制品,此次总算是一睹了它的“庐山真面目”。但我万没有想到,它竟然是收藏在日本的美术馆里!
  这次画展名为“宋元绘画展”,实际上所展出的中国绘画范围远超出了宋元时代,如传为南朝梁张僧繇(502-519)的《五星二十八宿》、传为唐代王维的《伏生授经图》,以及收藏在这个美术馆中的另一幅传为唐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都是我一直想见的真迹。这些价值连城的中国国宝,都没有标上“中国”的字样,至于是怎么到日本的,展览也没有介绍,但我想,不外乎是百年中国积贫积弱、遭受巧取豪夺的结果!
  国外历来常有这样的论调:中国的国宝级艺术品在外国博物馆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对于这一论调,我向来不以为然,因为这显然是在为掠夺者找借口。看了大阪的“宋元绘画展”,更令我对这一论调产生了极大的蔑视。画展中的这些稀世珍品竟然全部被揭裱,而改成了日本裱工――即把原画的中国裱工全部揭掉,改换成了日本绫锦。就展品所呈现出的面貌看,这样揭裱显然是极不得当的!
  我一边观看展览一边琢磨:中国的古代书画流传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原作经过传统的、必

日本装裱对中国古画的损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10-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