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国际关系?一、国际矛盾冲突焦点的演变?1、十七世纪(1618-1648) 欧洲三十年战争,战争深刻影响了欧洲的政治经济格局。(欧洲近代第一次国际性战争) (1) 1618 年以前, 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境内的诸侯各国分裂成新教和旧教两大阵营。?A、在德国诸侯中间,新教(路德教),和旧教(天主教)的势力几乎相等。北方诸侯多信新教, 如普鲁士等。天主教势力的大本营在南方的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等地。?B、新教阵营主张宗教改革,反对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室对于其的干涉。而哈布斯堡王室支持旧教(天主教)阵营, 对新教阵营采取高压政策逼迫其服从。双方的矛盾不断激化。?C、德国皇室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着奥地利、捷克一带。它的旁支还控制着西班牙。?(2) 1618 年两大阵营燃起战火。而德意志周边的大国也先后介入此次战争,试图借此机会削弱神圣罗马帝国在欧洲大陆的权威,丹麦、瑞典和法国先后以不同名义向神圣罗马帝国宣战。?(3)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以反哈布斯堡集团的胜利告终。根据和约,欧洲领土被重新分割。法国夺得欧洲霸权; 瑞典巩固了在波罗的海的地位;德意志的经济遭到严重削弱;葡萄牙脱离西班牙独立;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得到确认。?(4) 1648 年,参战各国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使德国陷入封建分裂的时代 A《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启了利用解决争端的先河。国家主权的统一性;独立性得到进一步发展,确定了外交关系中的主权原则。 B和约签订后,常驻外交使节观念被广大欧洲国家所接受,这些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对欧洲国际秩序的建立和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18 世纪晚期— 19 世纪初期:欧洲国家与法国(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一帝国瓦解。?3、 19 世纪中期( 1854~1856 ):英法与俄国争夺巴尔干(克里木战争/克里米亚战争) 俄国战败。?4、 19 世纪中后期:普鲁士为统一德意志与邻国的战争(三次王朝战争) ?5、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一战?6、一战后:协约国与苏俄之间、法德之间、美日之间的矛盾?7、 20 世纪 30 年代—二战期间:世界各国同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矛盾?9、二战后初期:两大阵营的对峙? 10 、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80 年代:美苏争霸?二、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所谓国际关系格局,就是在一定时期内, 在一流强国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和利益分配体系。?1、维也纳体系( 19 世纪初~ 19 世纪中期) ?①含义: 1814 — 1815 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②维持机构:神圣同盟?③特点:封建专制国家在其中占据支配地位。以恢复、巩固欧洲封建秩序,消灭各国革命为目的。?④瓦解:神圣同盟国家内部之间的矛盾; 1848 年欧洲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后来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则表明维也纳体系荡然无存。
近现代国际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