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下册课外古诗
洛阳市东方第二中学
辛卉
书法欣赏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走近作者
了解中国古代避讳文化:
在我国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人们对皇帝、官长以及尊亲长辈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来或写出来,而要用别的字代替,或以其他方式表示(如空字或缺笔),以示尊敬,这就是所谓的避讳。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但贺终不得登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
解题
雁门太守行:
乐府旧题,“行”,古乐府的一种体裁。
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
雁门
感受诗歌之美
初读正音,把握节奏,要读得字正腔圆。
再读解意,把握形象,要读得韵味深长。
吟唱诗歌,品赏诗情,要读得情深意切。
诵读
读诗韵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cuī
lín
jiǎo
sài
yān
juǎn
zhòng
xié
请从以下活动中任选一个完成。
1)自主完成。用现代汉语通顺地翻译全诗。
2)小组合作。把这首诗译为现代诗,语言流畅,能押韵更好。
解诗意
美译
军情急,狼烟四起烽火腾空;敌情重,乌云压城城撼动。夕阳下,将士铠甲闪鳞光;残阳中,攻城刀枪直晃动。
角声振,撕裂长空满天飞扬,怒吼声,伴随秋风阵阵悲壮。边塞上,一场血战可歌可泣,战士血,凝成胭脂夜色更浓。
红旗半卷,直逼易水,奇兵飞袭;鼓面冻裂,鼓声不响,寒霜重重。
愿报那黄金台上恩情隆,手握宝剑为祖国统一向前冲。
1、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写了三个时间段,请你找出来,并按照时间顺序概括画面。
悟诗情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白天(首联):敌军压境,官军戒备森严; 黄昏(颔联):刻苦练兵,激战的惨烈;
半夜(颈联):官军夜袭敌军阵地。
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
《雁门太守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