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力学最全课件
1
第一页,共43页
-应变简化模型
2
第二页,共43页
3
5. 塑性理论基础
一、基本试验
拉伸试验和静水压力试验是塑性力学中的两个基本试验,塑性应力应变关系的建立是以这些实验资料为基础。
(a)有明显屈服流动阶段
如:低碳钢,铸铁,合金钢等
如:中碳钢,高强度合金钢,有色金属等
(b)无明显屈服流动阶段
1)拉伸试验
第三页,共43页
4
一、基本试验
拉伸试验和静水压力试验是塑性力学中的两个基本试验,塑性应力应变关系的建立是以这些实验资料为基础。
材料在塑性阶段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加载和卸载的过程中应力和应变服从不同的规律:
加载
卸载
简单拉伸试验的塑性阶段:
在第二次加载过程中,弹性系数仍保持不变,但弹性极限即屈服极限有升高现象,其升高程度与塑性变形的程度有关,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应变强化(或加工硬化),简称硬化。
5. 塑性理论基础
第四页,共43页
5
一、基本试验
拉伸试验和静水压力试验是塑性力学中的两个基本试验,塑性应力应变关系的建立是以这些实验资料为基础。
拉伸与压缩曲线的差异(一般金属材料)
应变<10%时,基本一致;
应变10%时,较大差异。
一般金属的拉伸与压缩曲线比较
用简单拉伸试验代替简单压缩试验进行塑性分析是偏于安全的。
5. 塑性理论基础
第五页,共43页
6
一、基本试验
拉伸试验和静水压力试验是塑性力学中的两个基本试验,塑性应力应变关系的建立是以这些实验资料为基础。
一般金属的拉伸与压缩曲线比较
由拉伸(压缩)荷载引起的塑性变形导致压缩(拉伸)屈服应力降低的现象,称为Bauschinger效应。
塑性变形是一种各向异性的过程
5. 塑性理论基础
第六页,共43页
7
一、基本试验
拉伸试验和静水压力试验是塑性力学中的两个基本试验,塑性应力应变关系的建立是以这些实验资料为基础。
一般金属的拉伸与压缩曲线比较
塑性变形的特点:
(2)、由于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应力与应变间不存在单值对应关系,同一个应力可对应不同的应变,反过来也是如此。这种非单值性是一种路径相关性,即需要考虑加载历史。
(1)、由于塑性应变不可恢复,所以外力所作的塑性功具有不可逆性,或称为耗散性。在一个加载卸载的循环中外力作功恒大于零,这一部分能量被材料的塑性变形损耗掉了。
(3)、当受力固体产生塑性变形时,将同时存在有产生弹性变形的弹性区域和产生塑性变形的塑性区域,并且随着载荷的变化,两区域的分界面也会产生变化。
5. 塑性理论基础
第七页,共43页
8
一、基本试验
拉伸试验和静水压力试验是塑性力学中的两个基本试验,塑性应力应变关系的建立是以这些实验资料为基础。
2)静水压力试验
体积应变与压力的关系 (bridgman实验公式)
铜
铝
铅
a
-7
-7
-7
b
-12
-12
-12
铜:当p=1000MPa时,ap=×10-4,而bp2=×10-6。说明第二项远小于第一项,可以略去不计。因此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在塑性理论中常认为体积变形是弹性的。
因而对钢、铜等金属材料,可以认为塑性变形不受静水压力的影响。但对于铸铁、岩石、土壤等材料,静水压力对屈服应力和塑性变形的大小都有明显的影响,不能忽略。
5. 塑性理论基础
第八页,共43页
9
二、屈服与屈服准则
材料产生塑性变形的这一现象称为屈服
P点对应的应力为比例极限
Q点对应的应力为弹性极限或初始屈服应力
单轴应力条件下的初始屈服条件(准则)
加卸载准则
5. 塑性理论基础
第九页,共43页
10
在一般应力状态下,存在着无限多个应力组合,不可能单纯地依靠实验确定初始屈服准则。因此,必须从理论上建立初始屈服准则的一般形式,即屈服时应力分量应满足的方程。
在任一可能应力组合下定义初始弹性极限的准则,称为初始屈服准则,可写为:
式中, 为屈服函数, 为材料常数。
二、屈服与屈服准则
材料产生塑性变形的这一现象称为屈服
5. 塑性理论基础
第十页,共43页
弹塑性力学最全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