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课外古诗词教学《从军行》.ppt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军行
杨炯
题 解
“从军行”本来不是诗题,而是一个乐府曲调的名词。远在西汉时代,汉武帝喜爱音乐歌曲,建置了一个中央音乐院,名为“乐府”,收集全国各地民歌,制定许多新的歌曲,颁布天下,供公私演奏。这种歌曲,称为“乐府歌曲”。配合这种歌曲的唱词,称为“乐府歌辞”,或称“乐府诗”。
作者简介
杨炯(650年-692年),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高宗显庆六年(公元六六一年),被举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书郎,才只十一岁。他也和王勃一样,自以为有才,对人态度傲慢,武则天当政时,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三年任满,改任盈川县令(今四川筠连县),卒于任所。后人称他为杨盈川。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
             并称“初唐四杰”。
王勃、卢照邻、骆宾王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其诗文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四杰”的诗歌可谓以书生意气来激扬文字,充溢着疏朗奋发的骨鲠之气,真正与当时流行的宫体诗区别开来了,昭示着“唐诗”时代的来临 。
写作背景
唐高宗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
整体感知
1.“初唐四杰”的从军、出塞之作,多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对盛唐边塞诗的成熟和繁荣有一定的影响。请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一个投笔从戎,不甘作伏案书生,渴望为国建立功业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整体感知
、出塞参战的哪几个场面?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一二句来犯,三句出征,四句围城,五六句苦战,(七八句抒怀)
文本研习:
一、首联
?分析“烽火”这一意象。
古代边塞要地设有烽火台。边境一有军事警报,就通过烽火台传递信号,白天烧狼粪,青烟直上;晚上点燃柴火,烽火高照,看到了狼烟或烽火,便知军情紧急。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文本研习:
一、首联
“照”的表达作用。
一个“照”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烽火之猛烈,战势之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课外古诗词教学《从军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6403****
  • 文件大小5.16 MB
  • 时间202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