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评价的形成
自我评价其实不是天生的, 它是个体在自己的实践中伴随着角色
化的过程逐步形成的。 当个体能够把自己从四周环境中分化出来以后,
个体就在与四周人们的互相作用中, 接受着人们的评价, 观察着自己
的行为,并懂得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对的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
了强化,错的也在与人们的互相作用中逐步得到了纠正, 于是个体在
实践中逐步学会了自我评价。
个体自我评价的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估计自己。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为参照。例如,一个人的工作很出色,经常受到别人的赞扬,尤其是受到了他尊敬的人的表彰,从而获得自信心;相反,假如他在工作中经常失败,因此受到别人的不满和批评,长此以往,他就会缺乏信心,看不到自己的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柯里认为,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 一个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与别人相处,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形象,这种自我形象,便构成了自我评价的基础。
.通过与别人的类比来估计自己。马克思说:“人类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 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 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和自己相同。 ”犹如张三认识自己是通过了解李四以后才认识自己的。 这就是说,个体对自己的评价是通过与社会上和自己
1 / 2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比较获得的。一个人自我评价的高低,不是
孤立地进行的, 总是把自己与他相似的人加以比较之后作出的。 正如评价一个人 100 米速度的快慢, 不单单是看他自己跑了多少秒, 更主要的是通过与别人的比赛决定的。 同样道理,一个管理者判断自己领导的优劣和成败,也应该同自己条件和能力相当的管理者的比较来衡量。美国心理学家弗斯汀格将这种现象称为 “社会比较过程”。
.通过对个人的自我观察和心理分析来实现自我评价。前面已经
自我评价的形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