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_1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第一篇: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科学中的事实与臆测 ——读《从1到∞》有感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个贵族决定做计数游戏――谁说出的数字大谁赢。 “好”一个贵族说,“你先说吧。” 另一个绞尽脑汁想了好几分钟,最后说出了他所想到的最大数字:“三”。现在轮到第一个动脑筋了。苦思冥想了一刻钟以后,他表示弃权说:“你赢啦。” 这两个贵族的智力当然是不很发达的。再说,这很可能是一个挖苦人的故事而已。然而,如果上述对话是发生在原始部族中,这个故事大概就完全可信了。 ,一位卓越的理论物理学家、天体物理学家。他非常重视普及科学知识的工作,除了经常为《美国科学家》、《今日物理学》和《科学的美国人》等杂志撰稿外,还写下了二十多本出色的科普作品。 这本书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二十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重大进展。书中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如,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并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等)和宏观世界(如太阳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同时也涉及了一些较为深奥的领域,例如虚数的概念与应用、“最纯粹的理论数学”数论等等,作者用详细而具体的解法向我们展示了数学的深邃与奇妙,并在无形中清楚呈现了虚数的实际运用时空相对性等等。 本书谢雨1978年,有些理论稍显落后,例如宇宙的年龄等等概念的模糊,但是这并不是说本书不是经典,只要结合其他学术性较强的读物来阅读,读者们一定会受益匪浅。
七年级八班 周千叶 第二篇: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第一次看到《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因为有趣的书名,我饶有兴趣地翻了一下,就敬而远之——直觉是一本高深枯燥的学术著作。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重新捧起这本书,在可笑的贵族故事吸引下,我津津有味地读了下去。尽管很多内容并没有读懂,但书中无处不在的思考依然让我感到震撼,引发了自己的一些反思。 《从一到无穷大》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乔治·伽莫夫的代表科普作品。这本书总共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做做数字游戏、空间、时间与爱因斯坦,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包括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学等多方面的当时最前沿、现在也不过时的知识。这部优秀的科普著作,乔治·伽莫夫不仅以通俗的语言、浅显有趣的例子准确清晰地讲述了科学真理以及真理之间的联系,更在轻松乐观的语调中从入门的“一”开始,引领着人向纵深的“无穷大”去努力,领略科学的“无穷大”、世界的“无穷大”的壮美和人类的方法与潜力“无穷大”,处处闪现着人文精神的光华。 “大数”这一部分最让我着迷。作者在一串真实的故事中,不断追问、思考、并阐释“数有多大”“无穷大是什么”、“无穷大的数能比较大小吗”,让人豁然开朗:原来这些都不是可笑的问题。原来这些问题可以这样来分析和解决。在看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无穷大的数的大小时,我想起小学数学一年级中的“一一对应”,老师们已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验这一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而在抽象这种思考方法的过程中站位仍需再高一些,做更多的引导,开阔学生们的思路,让学生们在体验、追问、探索中开始对这一方法的认识、理解、运用。
这种追问与思考在“质数与哥德巴赫猜想”一节中,除了更加明晰的知识阐释,也更多的显示出人文的气息:快乐而坚持的态度;时而循序渐进、时而又另辟蹊径的方法;严谨细致的风格以及“世界很大我还渺小”的理念。 读及此处,想起了自己。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也是应该以快乐而坚持的态度,从最基础的小事做起,面对问题从不同角度着手看、想、做,摒弃自大,不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勇于追问与思考,敢于打破常规,在更大的空间去尝试,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无穷大”潜能。 第三篇:《从一到无穷大》读书报告(推荐)《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如果提到科普书,我第一个会想到的是《十万个为什么》,它的书名很简单,一看就是给我们解读世界万物秘密的科普书。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对科普书的一个定位。所以当我一看到《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的题目时,我觉得它肯定是一本有点高深莫测的学术性著作,一直没有兴趣去看。但是有一次在网上搜索这本书的信息时才发现是它也是一本科普书,而且是一本受到了很多著名人士称赞的好书,于是我也带着好奇心开始看这本书。首先我翻了一下目录,这本书总共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做做数学游戏,空间、时间与爱因斯坦,微观世界,宏观世界。这个目录给我的感觉就是范围好大。它不仅要研究数学的问题,还有物理的,甚至是生物的知识。如果要把这么多知识结合起来讲,在没看之前我是觉得那会是一件繁琐并且不能引起读者兴趣的事。但是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