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的心电图改变
第一页,共43页
心 肌 炎
第二页,共43页
心肌炎
是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性病变。
常由感染、过敏及变态反应、药物中毒等所致。
其病理改变是实质或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变性,散在坏死区域与纤维区域交替相间,因而出现心肌不同程度的缺血、损伤及坏死,病变弥漫,严重者常可累及心脏传导系统,在心电图上产生一系列相应改变。
第三页,共43页
心电图
1. ST-T改变
多数表现为ST段普遍性降低,T波低平、双相倒置。
当合并心外膜下心肌损害或心包炎时ST段升高,甚至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
第四页,共43页
以窦房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传导阻滞最为常见。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第五页,共43页
-T间期延长 (心肌复极延长所致)
第六页,共43页
QRS波群切迹、顿挫、时间延长及低电压,偶因心肌坏死形成异常的Q波。
常见为过早搏动、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偶有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出现。
第七页,共43页
心 肌 病
第八页,共43页
心肌病
是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一种心肌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表现为进行性心室扩张或肥厚,最终导致心衰或心源性死亡。
第九页,共43页
WHO分类法
1968年
以心脏扩大和心衰为特点的病因不明的疾病。
1980年
将原发性心肌病定义更新为“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同时,将原发性心肌病分成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3类,继发性心肌病列为另一类。
1995年
将心肌病定义为“与心脏功能相关的心肌疾病”。同时,原发性心肌病又增加了“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和“未分类心肌病”两个类型。
第十页,共43页
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的心电图改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