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思源实验学校:尹玲玲
教材简析:
《揠苗助长》是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则经典寓言故事。讲了一个种田人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当他遗憾地发现“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时,就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告诉人们要按规律办事,不可急于求成,否则就会把事情办糟。这则寓言故事篇幅短小,新鲜活泼,即便是孩子,故事内容也能轻松读懂。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高,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
教学目标:
1、会认“焦、筋”等5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生字 。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巴望、转来转去”等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1、会认“焦、筋”等5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生字 。
2、、抓住关键词“巴望、转来转去”等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揠苗助长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激趣法、游戏法、引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咱班的小朋友今天可精神啦,孩子们,今天尹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图片,请看大屏幕。
2、谁来讲讲《坐井观天》的故事,这个故事比喻目光短浅,让我们不要做井底之蛙。
3、师:对,像这种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大道理的我们把它称作寓言,我今天还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板书课题(揠苗助长),齐读课题,引导学生书写“揠”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词,借助汉语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间互读生字词。
3、检查识字情况:游戏“摘苹果”巩固识字。
4、指导书写“筋、疲”。
(强调写字姿势)
A、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注意汉字的结构,说说写时应注意什么。
B、教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
C、其他同学观察后交流,临写。
D、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播放轻音乐。
三、再读课文,了解寓意。
1、大声朗读课文, 想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要自己的禾苗_________,就把禾苗一棵一棵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他非常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巴望)
(2)“巴望”是什么意思呢?
(3)你们有没有过他这样的心情?用“巴望”说一个句子。
(4)谁能用急切的心情读读“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这句话。
(5)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于是这个人更加地着急。
(6)齐读“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7)抽名同学表演“转来转去”的样子,比较这两句话,体会这个人着急的心情。
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
揠苗助长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