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及溶栓.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及溶栓
第一页,共55页
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非ST段抬高)
分类: ST段抬高, 非ST段抬高。
一个疾病的不同病理生理阶段
两者在病史、治疗和预后上有所不同,ST段抬高者常较年轻,危险因素较少,常为首次发生心脏事件,无ST段抬高者较年老,有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常有明确冠心病史。
第二页,共55页
ACS的病理生理过程
斑块破裂伴有血栓形成和血管收缩,使心肌供血原发性减少或中断
第三页,共55页
动脉血栓形成 : 进行性过程
斑块破裂/
出现裂隙
和血栓形成
正常
脂纹
纤维性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心肌梗死
缺血性卒中
下肢缺血
无临床表现
心血管性死亡
年龄逐渐增长
心绞痛
一过性缺血发作
跛行/PAD
第四页,共55页
稳定型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心绞痛
无Q波
AMI
Q波
AMI
血管造影显示血栓 0~1% 75% >90%
FPA/TAT增加 0~5% 60~80% 80~90%
血小板激活 0~5% 70~80% 80~90%
急性冠脉闭塞 0~1% 10~25% >90%
死亡率 1~2% 3~8% 6~15%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病理生理学比较
第五页,共55页
稳定斑块:斑块内纤维成份多,皮厚馅少
不稳定斑块:中央部位粥样物质多,皮薄馅多
破裂部位:斑块纤维帽的肩部。该部位胶原纤维量既少也薄弱,血流也易于渗入并形成血栓。由于中心部位缺少纤维网架支持,血流一旦侵入,斑块体积将迅速增大,并会同新形成的血栓导致管腔阻塞和引起心肌缺血。
冠脉粥样斑块 破裂的病理
第六页,共55页
脂质核心
管腔
中层
纤维帽
脂质核心
“稳定”斑块
管腔
“不稳定”斑块
管腔
T-淋巴细胞
“激活”的内膜平滑肌细胞
(HLA-DR)
正常中层平滑肌细胞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组织因子)
第七页,共55页
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富含平滑肌细胞的
厚纤维帽
第八页,共55页
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致密的巨噬
细胞浸润
薄的,破裂的纤维帽及血栓
第九页,共55页
腔内血栓
斑块内血栓
脂质池
血栓延伸
斑块内机化血栓(白箭头)其上附有新鲜血栓,几乎使管腔闭塞(黄箭头)右冠状动脉PTCA术后5天,斑快破裂。
第十页,共55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及溶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4.45 MB
  • 时间2021-10-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