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之歌]浅析我县蔗糖产业发展变化
2006-12-25 8:42:00 | 【】【】 【字体:】
蔗糖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做强做大蔗糖产业,实现农
村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是当前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根据《武
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的目标,到 2010 年我县甘蔗种植面积要稳定在 35 万亩以上,原料蔗产量达到 180 万吨以上,制糖工业产值达到 8 亿元以上。因此,准确分析和把握我县蔗糖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变动趋势,审视当前蔗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蔗糖产业今后发展的对策,对加快
我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近几年我县蔗糖产业发展状况 作
为我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蔗糖产业在最近几年曾经得到较快的发展,有过辉煌
的时期。 2001/2002 年榨季全县进厂原料蔗达到万吨, 蔗糖产业取得了历史性突
破;2002/2003 年榨季蔗糖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全县进厂原料蔗万吨,生产混合
糖万吨,甘蔗平均单产吨 / 亩,农民种蔗收入亿元,制糖企业创利税达到亿元,
县财政收入达万元。今年我县甘蔗种植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县甘蔗种植面积
28 万亩,其中“吨糖田”6 万亩,水田改种 5 万亩,总进厂原料蔗预计可达 150
万吨。香山糖厂蔗区今年甘蔗种植面积翻了一番,增加了将近 10 万亩,总面积
达到万亩,预计甘蔗总量达 85 万吨左右。目前,香山糖厂又提出今冬明春甘蔗
发展的奋斗目标:新扩种 4 万亩,使总面积达到万亩, 2007/2008 榨季的甘蔗总
量将达到 100 万吨!蔗糖事业发展形势喜人。 二、目前我县蔗糖产业发展
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甘蔗产业最近几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发展不
稳定,起伏不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经济的稳定发展。究其原因,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市场供求关系失调,蔗价不稳,是影响
蔗糖产业发展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前几年,由于全国食糖供大于求,价格低迷,
制糖企业效益降低甚至出现亏损,国家为保护企业利益,出台了有关宏观调控
政策,原料蔗收购价格逐年降低,从 1996/1997 年榨季的 260 元 / 吨降至
2002/2003 年榨季的 150 元/ 吨,造成农民种蔗增产不增收,影响了群众种植甘
蔗的积极性。 二是种植结构不合理,种蔗效益差,影响了甘蔗种植面积的
增加。稳定的甘蔗种植面积是甘蔗产量增加的基础。多年来,我县甘蔗主要是
种植在旱坡地上,由于地质差,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甘蔗生产广种薄
收,经济效益差。而作为我县另外支柱产业之一的木薯,由于适宜在旱坡地上
种植,产量高,加上近几年淀粉价格稳定,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木薯生产效
益更趋明显。因此,造成甘蔗生产与木薯生产争地的现象,从而影响了甘蔗种
植面积的增加,甘蔗种植面积最近几年逐年减少, 从 2002
蔗糖产业发展变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