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的制备及指标评定
第一页,共43页
常用实验动物
小鼠
大鼠
兔子
犬
第二页,共43页
CHF模型制备的方法
药物诱导性模型
压力超负荷型模型
容量超负荷型模型
心脏快速起搏模型
遗传性心衰模型
第三页,共43页
药物诱导性模型
第四页,共43页
阿霉素
戊巴比妥钠
异丙肾上腺素
乙醇
第五页,共43页
阿霉素
【简介】 是一种广谱抗肿瘤化疗药物,对心脏组织有明显毒性,静注数小时或数日可造成剂量依赖性不可逆的心肌损害和心力衰竭。
【机制】其心肌毒性机制可能与部分自由基释放、线粒体损伤及代谢失衡有关。
【方法】
,持续给药6周;
/kg,间隔2周后,重复给药1周。
阿霉素每周1次1mg/kg,持续给药6周。
【优劣】,易造成腹部积液,网膜肿胀受损等不良反应,影响心衰模型的评估。
、易行、重复性好,减少了对腹膜的影响,但其注射操作较难,易出现烂尾现象。
第六页,共43页
戊巴比妥钠
【简介】为中时作用的巴比妥类催眠药,作用时间可维持3~6小时,显效较快。用作催眠和麻醉前给药,亦可用于治疗癫痫和破伤风的痉挛。
【机制】负性肌力作用,严重抑制心肌收缩功能导致心衰。
【方法】恒流泵经输液管恒速输入2%/(),当左心室内压上升最大速度下降到基础值的20%左右停输 ,当左心室内压上升最大速度有回升者,可予2%/()滴速维持。
【优劣】简便,重复性好,多用来建立急性心衰动物模型,不能反映临床病理变化。
第七页,共43页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PH)
【简介】为β受体激动剂,对β1和β2受体均有强大的激动作用,对α受体几无作用。用于治疗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搏骤停。
【机制】导致快速心率及心肌持续强烈收缩,产生广泛的心肌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并导致心室重构,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方法】腹腔注射IPH 15mg/(kg . d),连续7天。
【优劣】制作简单,创伤性小,易于重复并且诱导时间短,适用于以心肌病变为原发病的心力衰竭研究,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与临床常见心力衰竭差异较大,故较少应用。
第八页,共43页
乙醇
【简介】乙醇中毒严重者可引起心血管损害,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机制】乙醇及其代谢物乙醛、脂肪酸乙烷酯在血液中沉积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低心肌收缩力及心房自律性,抑制左心房静息后增强效应,延长左心房功能不应期,
【方法】/()恒速静脉滴注低浓度()乙醇,(±)min后诱导家兔心衰。
【优劣】诱导时间较长,但恒速静脉注射可控性好,能够较好的复制急性乙醇中毒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第九页,共43页
压力超负荷型模型
第十页,共43页
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的制备及指标评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