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数字》案例分析
汉中 镇巴 陈应会
案例描述:
2013年10月29日下午,新城区筑梦幼儿园的路娜老师上了一节大班数学观摩课《有趣的数字》,她组织的活动过程如下:
老师先给孩子们出示了一位由数字构成的娃娃脸,引起幼儿兴趣,又出示一张看似凌乱其实有许多数字隐藏其中的画,引导孩子们找出其中的数字,然后借机抛出“数字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这一问题。在幼儿三三两两回答后,老师就出示了一系列的生活中与数字有关的事物,比如门牌号、车号、菜谱等,在说到电话时复习了常见的几个重要电话号码:110、110、120等,这时老师插入了一个模仿在电影院看电影“对号入座”的场景游戏,最后,以让幼儿写出自己家里人的电话号这一活动结束全课。
分析、反思:
1、陆老师给幼儿展示的图片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像挂在幼儿熟悉场景上的门牌号、公交站牌等,这样,幼儿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能紧跟老师思路走,继而能较好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
2、在活动中,陆老师设计了一个让孩子们模仿看电影对号入座的场景,本来这对孩子们来说应该不成问题,因为大班孩子已初步有序数的概念(类似几楼几号的问题),但老师在活动前,只是简单地让孩子们认了下屏幕上所出示的电影票上的几排几座,而没有及时给孩子们明确,在现场的第一排、第二排在哪,每一排的第一座在哪,即没能让孩子们清楚活动的起始位置,就发给孩子们电影票,让其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有准备的老师早已在小板凳的后面贴好相应的几座),所以就出现了较混乱的现象,有几个孩子懵了不知怎样找就站在那儿
,即使坐在位置上的孩子一经老师检查,大部分也是错的,没对上号,后来老师又花了点时间,才将其调整好。这让我再一次体会到: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把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考虑周到一些,上一环节最好能为下一环节的开展铺好路,我们面对的毕竟是幼儿园的孩子,如果某一环节出现了断节或铺垫不足的现象,势必会影响下面活动的正常开展,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有趣的数字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