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执教教师:罗顺贤教学目标: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背诵第一首诗。 ,结合课外资料,通过自主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两位诗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初步了解古代送别诗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准确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的意境。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流程: ,揭示题意。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李白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习之前,老师问一下:会读这首诗的同学请举手,会背的呢?现在老师考考大家,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谁能背一背呢?既然大多数同学已经会读会背,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大家想解决什么问题呢? 师:对,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就是朗读感悟、了解意境、体会感情。师:谁来读一下诗的题目,听老师读一遍,大家齐读课题。通过读诗的题目,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诗歌的很多信息,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呢? (送别的地点在黄鹤楼,要去的地方是广陵,是李白送孟浩然),把题目的意思完整地说一遍。[注意强调“之”。“之”的意思是“去”,这种用法和现代汉语是不一样的。] 二: 播放课件,资源共享。师:那么通过查阅资料,你还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学生汇报的内容。 :师:百闻不如一见:(播放课件)这就是有着动人传说的黄鹤楼,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是很多文人墨客喜欢光顾的地方,李白和孟浩然就是在这里分手的,送别的地方多么富有诗意呀。 :旧称扬州。广陵在盛唐时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是当时的第三大城市,有着“雄富冠天下”的美誉。孟浩然要去的就是美丽繁华的扬州,李白多么羡慕呀! :出示长江图,标出黄鹤楼和广陵位置。理解“西辞”“下”意思。 : 师: 李白和孟浩然是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朋友。李白曾写过: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诗句。师小结:认真读诗题,可以从中了解到诗歌的很多内容,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了更多的知识,这对学习古诗是有很大帮助的。三、借助注释,弄懂诗意,赏析佳句,入境悟情。师: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结合书中的注释和手中的资料弄懂每句诗的意思,可以和别人交流一下。 1、指名读第一句:指名说这句诗的意思。谁再来读读这句诗。你觉得把这句诗的意思读出来了吗?你想想,这黄鹤楼可是两位好朋友经常饮酒做诗的地方,在这里曾留下他们多少美好的回忆啊!而今天却成了两位诗人分别的地方。老朋友要走了,想想该怎么读?带着你的感情去读。听老师读。再指名读,大家一起读这句诗。 2、指名读第二句诗,你理解“烟花三月”的意思吗?你自己是怎么理解的?诗中的三月按我们现在的公历来说是四月份,江南已是暮春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这个“烟”字实际上是个比喻,是指繁花似锦的景象,这时的江南,柳絮柳絮随风飘散,远远望去,就像笼罩在烟雾里一样。因此称“烟花三月”,是浩如烟海的美景。另外, “下扬州”是说孟浩然顺流而下,这里的“下”字读的更轻快一些。听老师读“烟花三月下扬”。自己练习读读,再指名读,全班同学齐读这句诗。师:这句诗被一位清朝评论家称为“千古丽句”。 ,谁来试试?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谁来讲讲这两句诗的意思。( 1)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说课、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