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观一家长择校观背景:回龙观是北京最大的小区集中区,观中人员大部分都是 IT 行业人员。宇妈曾经同事至少 50% 以上都住在回龙观。以下转一回龙观一家长对如火如荼的小学择校的观点,发人深思。回龙观居民的整体素质本来也不低, 大多受过大学本科以上的教育, 有不少还是名校毕业, 硕士、博士、大学教师的人数也相当可观, 但遗憾的是, 他们一开始就对回龙观自己的学校缺乏信任和信心,这种不信任当然并非全无道理,一个年轻的小区,一所年轻的小学, 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如果大家能对学校像对自己的家园一样投入热情, 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耐心, 回龙观的小学本来也是非常有希望像回龙观小区的交通、商场、环境一样不断改善、越来越好的, 但不幸的是, 那些稍微有点门道的人在自己的孩子一出生甚至还没出生时就规划着如何让孩子在海淀区在中关村上学,为此,一些人不惜买房租房举家搬迁, 另一些人则每天不辞劳苦起早贪黑长途跋涉,自己和孩子都心力交瘁。据我所知, 有些把孩子送到名校的家庭家境并不宽裕, 日常生活省吃俭用, 但在支付 6 万、 8 万甚至 10 万的择校费时却斩钉截铁义无反顾毫不犹豫,其果断和坚决让人以为他们是亿万富翁, 倒是有些真正的亿万富翁反而不怎么在乎自己的孩子上什么小学( 山西的煤老板除外,据说北师大附小有相当一部分生源来自这些煤老板的子弟) 。前辈们的抉择不仅使家门口的学校处于一种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而且成为后来者效仿的榜样, 那些对他们择校的英明抉择津津乐道的人士使得后来者更加相信回龙观的学校和海淀的名校是天壤之别。问题已经不在于是否择校,而是如何成功择校,也就是如何找到送钱的门路。我以为, 对一所小学顶礼膜拜到这种地步已经是非常疯狂的事情了, 稍微有点头脑的人就应该明白, 把那些择校的费用节省下来可以请到多么好的家教来弥补师资的差距, 把那些浪费在路途上的无聊时光节省下来可以增添孩子多少游玩的乐趣, 把那些择校的心力节省下来用在家长的自我提高上可以给孩子树立多么光辉的形象。不幸的是, 他们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了学校, 为此不惜完全牺牲自己, 好多家长的口号不正是“我这辈子就这个样子了,我要全力把孩子培养成才”,殊不知这样的心态和见识是根本不可能把孩子培养成才的。所谓耳濡目染, 所谓熏陶, 所谓教养不过是要家长创造一种有益于孩子的氛围, 让孩子在自然而然不知不觉中成长, 如果家长每天能挤出一两个小时来读书, 孩子自然就会觉得读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如果家长沉湎于电视和麻将,孩子就会认为电视和麻将就是生活。如果家长不思进取游手好闲, 那么孩子无论在学校接受多少正面的教育也会毁于一旦。学校和各种兴趣班所施加的教育永远只是一种外在的教育, 而家庭教育则是生活的一部分, 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它会内化于孩子的灵魂。一个孩子是否高贵, 是否显得有教养, 不是取决于他的学校, 而是取决于他的家庭。因此, 家长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显得尤为关键, 这种学习不以教育孩子为目的, 但却无形中可以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现在大家都热衷于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 但多数情况下效果似乎不如预期的好, 这正是因为家长在这些领域缺乏基本的素养, 如果家长懂得并热爱围棋, 孩子在围棋的学习上就会轻松得多; 如果家长是个音乐爱好者, 孩子就很容易被音乐所吸引; 如果家长能自如地讲英语, 孩子就不会觉
回龙观一家长择校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