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第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借鉴了大量发达国家的经验,本土化方面尚待加强, 加之推进速度较快, 因此对“过去与现代”、“西方与我国”,“基础与创新”、“标准与多元”的问题,课程的分科与综合问题, 学习方式的转变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问题, 教师怎样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等问题进行反思,对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前言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悄然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的使用, 使我们真正感受到基础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也使我们明确了基础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根本宗旨。为此,我想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二、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新的教育理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接受和认同,旧的师生关系正在被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所替代,教学行为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质量也由单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教学活动空间、课程意识、学校激励机制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一些学校得到了发展,办出了特色;一些校长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一批教师脱颖而出,成为课程改革的示范者、引路者。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认识不到位,观念难更新。个别学校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对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少数教师学习培训不够,或者浅尝辄止,或者断章取义,他们在心理上与课程改革相背离,在行动上总以客观条件的不足来掩盖主 2 观上的消极。 2 课堂教学形式主义的现象较普遍, 对交流、合作及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例如表扬过多, 无效的小组学习, 画蛇添足式的滥用多媒体等。 3 对新课程标准目标的理解、把握在认识和行动上还存在不到位现象。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与传统的教学大纲及“双基”的差异,教学中如何体现、如何突破是目前我们的困难和问题。 4 发展不平衡。学校之间、班级之间、教师之间,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进展不一,有的甚至差距较大,从而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 5 校本教研大而空的课题研究多,缺乏对新课程背景下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6 有疑虑,放不开。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新课程评价机制还处在探索阶段,许多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准备不足,应对措施不力, 总是担心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因此在实践中缩手缩脚, 行动上等、靠、拖。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一) 、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思想未能根本转变思想是工作前进和取得成功的“软生产力”。当前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不能取得突破和进展, 重要原因就是其管理思想未能根本转变,仍沿袭重复过去对管理的认识观念。(二)、二、形式主义严重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是在做表面工作,玩花拳绣腿,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时下一些学校管理者自己认为自己是在“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搞应试教育”。对于学校管理者该姓“教”还是姓“钱”,实际情况是一些管理者平时姓“钱”, 上级来检查时姓“教”。为了推进课堂教学, 学校组织了大量的 3 “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等等。一些学
深化课程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