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明
面以下 0~8 米边坡坡率采用 1:,8 ~12 米边坡坡率采用 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g 时,不设填方平台; 填方高度 12~20 米时,路基顶面以下 8 米处设一级宽度为 2 米,
横坡向外 3%的填方平台,平台以上边坡坡率采用 1:,其下边坡坡率采用 1:。路
基填土高度超过 20 米的路段需进行填土路基与高架桥方案的经济比较, 当采用填土路基方
案时需单独设计路基断面并进行路基稳定性验算。 一、路基设计
填方路段路基填筑前应清除表面腐杂草、树根、腐植土,并将路堤填筑范围内清理留
1、路基标准横断面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规定选用。主线按高
下的坑、洞、墓穴填平。水田地段清除表面腐植土及杂物后应采用排水、翻晒、换填并夯
速公路四车道标准设计,设计速度分为三种: 实后再填筑。若填方地段处在斜坡上,且斜坡率为 1:5~1: 时,应在斜坡上开挖台阶,
采用 120Km/h 时,整体式路基宽 米,分离式路基宽 米; 台阶宽度不得小于 2 米且向内倾斜 2%~4%。
采用 100Km/h 时,整体式路基宽 米,分离式路基宽 米; 6、 挖方路基设计:挖方路基充分考虑边坡岩体的岩性、产状、构造裂隙、风化程度、
采用 80Km/h 时,整体式路基宽 米,分离式路基宽 米。
软弱夹层以及地下水等情况和特点,对坡面采用分级开挖,分级防护(加固) ,同时对于石
互通立交匝道宽分为四种:单向单车道宽采用( + α)米,单向双车道宽采用( 12+
质路堑采用控制开挖轮廓的爆破方法 — 光面爆破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开挖时对边坡的
α)米(α为路基加宽值),对向双车道宽采用 米,对向分离双车道宽采用 米。互 破坏,施工后形成的路堑边坡岩体稳定、平整、美观。一般情况下路堑边坡按每 8 米一级
通立交连接线路基宽度采用 米、 米和 米三种。 分级设计,边坡平台宽度 2 米。对挖深 H>32 米时应根据边坡稳定验算结果进行特殊设计。
2、主线整体式路基由中央分隔带、路缘带、行车道、硬路肩及土路肩组成,路基设计
挖方边坡视地质、土(石)质、土石方数量、占地等情况尽量放缓,土质和严重风化的石
标高为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分离式路基由行车道、硬路肩及土路肩组成,路基设计 质边坡不宜陡于 1:;一般风化或裂隙发育的岩质边坡不宜陡于 1: ;整体好、稳
标高为行车道左侧路基边缘至路面 1 米处标高;互通立交匝道、连接线路基由行车道、硬 定性好、石质坚硬的岩石路段边坡坡率可取≤ 1:。
路肩及土路肩组成,设计标高为行车道中心标高。不设超高的路基路拱横坡度行车道和硬 挖方路段开挖前,应首先清表,即清除树根、杂草和覆盖土(石质地段) ,避免其混入
路肩均为 2%,土路肩为 4%。土路肩采用 10cm 水泥砼硬化,下铺 10cm 砂砾垫层。
填料中。将清表土集中堆存,留作复耕或公路绿化用。
3、分离式路基主要用于隧道进出口或自然横坡较陡的路段。 外侧断面参照整体式路基。 7、圆弧边坡的采用:为了更好的体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
路基路面及排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