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并背诵课文,进一步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本文托物寓意的方法,挖掘文章的现实意义。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班主任根据选举给班干分派工作的现实为例导入,引出课题《马说》。并以问答的方式介绍“说”这种文体。
二、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听录音,注意字音、语句的节奏、停顿、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3、教师纠正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误读字词,并让学生进行精读。
4、学生齐读课文。
三、小组合作学习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小组合作解决自学中的问题,教师巡堂指导。
四、研讨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1、班级学习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提出本小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2、教师出示问题组:
“千里马”不遇伯乐有怎样的遭遇?
形象深刻地讽刺“食马者”的语句有哪些?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联系现实
学生选感兴趣的话题:
话题1:假如你是“千里马”,但是没有“伯乐”赏识你,你会怎么做?
话题2:假如你是“伯乐”,你怎么样发现“千里马”?
话题3:当今社会,“千里马”一定要遇上“伯乐”吗?
六、总结全文
1、学生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2、教师小结全文。
七、背诵竞赛
八、结语
【教学分析】
在我校的赛教活动中,我选择了《马说》和学生进行交流。一节课下来,学生说学得快乐,我的心情也有几分的舒畅。
第一,采用以刘翔和他的教练的关系导入,引出课题《马说》,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给课文教学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导语成了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第二,在课文的朗读上,从字音、语句的节奏、停顿、轻重音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初步感知课文,将学生引入到课文情感的波涛,从中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文中作者的情感,“读“可以说也成了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第三,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还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所以这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研讨问题
”和“拓展延伸、联系
马说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