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在脑卒中各亚型中发病率仅次于缺血性脑卒中,居第2位。人群中脑出血的发病率为(12~15)/10万人/年。脑出血发病凶险,病情变化快,致死致残率高,超过70%的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或累及脑室,3个月内的死亡率为20%一30%。
2020/11/4
*
一、院前处理
院前处理的关键是迅速识别疑似脑卒中患者并尽快送到医院。
推荐意见:对突然出现脑卒中症状的患者,急救人员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I级推荐,D级证据)。
2020/11/4
*
二、诊断与评估
脑出血的诊断与评估包括:病史与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疾病诊断及病因分型等。
推荐意见:
(1)对疑似脑卒中患者应尽快行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I级推荐,A级证据)。
(2)尽早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一般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有关实验室检查,特别是血常规、凝血功能和影像学检查(I级推荐,C级证据)。在病情和条件许可时,应进行必要检查以明确病因(I级推荐,C级证据)。
2020/11/4
*
(3)确诊脑出血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早收入神经专科病房或神经重症监护病房(I级推荐,A级证据)
(4)脑出血后数小时内常出现血肿扩大,加重神经功能损伤,应密切监测(I级推荐,A级证据)。CTA和增强CT的“点样征”(spot sign)有助于预测血肿扩大风险,必要时可行有关评估(Ⅱ级推荐,B级证据)
2020/11/4
*
2020/11/4
*
(5)如怀疑血管病变(如血管畸形等)或肿瘤者,可选择行CTA、CTV、增强CT、增强MRI、MRA、MRV或DSA检查,以明确诊断(Ⅱ级推荐,B级证据)。
(6)可应用GCS或NIHSS量表等评估病情严重程度(Ⅱ级推荐,C级证据)。
2020/11/4
*
三、脑出血的治疗
脑出血的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大多数患者均以内科治疗为主,如果病情危重或发现有继发原因,且有手术适应证者,则应该进行外科治疗。
2020/11/4
*
三、脑出血的治疗
内科治疗
(一)血压管理
推荐意见:
(1)应综合管理脑出血患者的血压,分析血压升高的原因,再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降压治疗(I级推荐,C级证据)。
2020/11/4
*
2020/11/4
*
当前指南降压治疗推荐
韩国原发性脑出血内科及外科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14: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当收缩压为150-220mmHg时,收缩压或许可以在1小时内安全地降至140mmHg以下( Ib级推荐,A级证据)。
欧洲卒中组织自发性脑出血管理指南2014:急性脑出血发病6小时内,行强化降压(降压目标:1小时内收缩压降至140mmHg以下)是安全的,且可能优于将收缩压控制在低于180mmHg者。
美国AHA/ASA自发性脑出血管理指南:对于收缩压在150-220mmHg之间、无急性降压治疗禁忌的ICH患者,将收缩压紧急降至140mmHg是安全的(I类,A级证据),并有利于改善功能预后(IIa类;B级证据;对先前的指南进行修订)。
2020/11/4
*
中国脑出血指南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