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脑疝的影像学表现.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脑疝
2012-11-27
脑疝的影像学表现
脑疝的影像学表现
脑疝
是指在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脑组织通过某些脑池向压力相对较低的部位移位的结果,即脑组织由其原来正常的位置而进入了一个异常的位置。

脑疝分几类?
脑疝的影像学表现
脑疝的类型:
: 一侧大脑半球占位病变可使同侧扣带回经大脑镰下缘疝入对侧,胼胝体受压下移。
b小脑幕切迹疝. ①前疝:也称颞叶沟回疝,是颞叶沟回疝于脚间池及环池的前部;②后疝:颞叶内侧部疝于四叠体池及环池的后部;:后颅凹占位病变时,小脑上蚓部可向上疝入小脑幕切迹的四叠体池。
:幕上压力增高,致使大脑深部结构及脑干纵轴牵张移位。
: 脑组织通过颅外缺损疝出。
: 后颅凹占位病变时,可致小脑扁桃体疝入枕骨大孔。
:颅前凹和颅中凹的占位病变,由于病变部压力相对高一些,则额眶回可越过蝶骨嵴进入颅中凹,可颞叶前部挤向颅前凹。
脑疝的影像学表现
各家对脑疝的分类大同小异,也有专家将其分为以下五类:
①天幕裂孔疝:脑组织通过天幕裂孔向下疝入天幕下或向上疝至天幕上,又可分为:颞疝,包括颞前疝、颞后疝和颞全疝;间脑疝;天幕裂孔上疝。其中以颞疝较常见和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②枕大孔疝:一侧或双侧小脑扁桃体向下疝至上颈段蛛网膜下腔。③大脑镰下疝:一侧大脑半球近中线结构,主要为扣带回通过大脑镰下缘移位至对侧天幕上颅腔。④翼后疝:额叶底部通过蝶骨嵴后缘向下移位达颅中窝。⑤外疝:脑组织通过先天性或后天性颅骨缺损突至颅外。
脑疝的影像学表现
小脑幕切迹(天幕裂孔):小脑幕前内侧缘游离呈“U”形,向前附着于后床突,与鞍背之间围成一孔即小脑幕切迹(裂孔)。中间有中脑通过,幕切迹与中脑之间的空隙为幕切迹间隙。内有脑池环绕,中脑前方有鞍上池及脚间池,两侧为环池,后方四叠体池。当幕上占位病变致颅内压力增高,超过幕下腔一定程度时今近颞钩回、海马等组织结构随之疝入幕切迹。使其内紧邻及通过的结构如动眼神经,大脑后动脉,中脑及其供应血管受挤压和移位,造成直接机械损伤或血供受阻而受损,出现一系列症症状、体征。
脑疝的影像学表现
示意图
a) subfalcial (cingulate) herniation ;镰下疝
b) uncal herniation ; 钩疝
c) downward (central, transtentorial) herniation ; 下行性小脑幕疝
d) external herniation ; 颅外疝
e) tonsillar
f) ascending transtentorial herniation (reversed tentorial)上行性小脑幕疝
g) sphenoid herniation蝶骨嵴疝
脑疝的影像学表现

脑疝的影像学表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知识优选
  • 文件大小5.86 MB
  • 时间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