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选材“三板斧”
材料是文章内容的主要成份。材料的优劣也会影响文章质量的好坏,因此,对材料的选择,就显得特别重要。
那么,如何选择材料呢?很多学生习惯借鉴作文书上的材料,思维多有雷同。我以为不妨试着做逆向思维,心中牢记“三板斧”。这样,定能写也令人满意的好文章。
第一板斧:偏写别人“不屑”写的材料
所谓别人不屑写的材料,就是指别人经历过或见过,但却认为是常见的没什么写头,不愿写,不想写的材料。这样的材料看似平常,但若能写得好,读者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因为,他们有过这样的经历或体验。如,朱自清的《背影》,写的是父亲送别儿子的事;鲁迅的《风筝》,写的是哥哥管束弟弟的事,张之路的《羚羊木雕》,写的是同学之间互赠礼物的事。这些都是小事,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很多人不愿写、不屑写,“瞧不上”这样的小事件,平常事。然而,大作家却很“瞧得上”这样的小事件,并且对它们“偏爱”有加。这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当然,写好这类材料的一个关键是选好角度,角度要新颖别致,与众不同。朱自清选择背影这一独特的视角去窥探父爱的内涵;鲁迅则从自己青年时代曾粗暴地干预小弟放风筝的事件中,发现了中西方教育观念的迥异;张之路则围绕羚羊木雕,抒写了两代人之间的价值观的冲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要能用心去发现,你会找到一个全新的角度。角度一新,读者就会产生一种阅读的兴趣。
第二板斧:敢写别人“不敢”写的材料
别人不敢写,原因有多种:或是怕观点偏激,遭人口诛;或是怕直抒胸臆,袒露了隐私;或是怕实话实说,招徕事端……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写文章和做人一样,讲究一个“实”字,毋须有过多的顾虑。别人不敢写,你写了,才显得有勇气。
比如某同学写的《韩寒,你不是我的偶像》就是一例。韩寒现象犹如平地里一声炸雷,炸得整个社会沸沸扬,使得众多学生热血沸腾。一时间,为韩寒叫好的声音真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然而小作者却不人云亦云 ,从自己的角度审视韩寒其人,点数韩寒的缺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勇气。别人不敢写,小作者却敢写,这正是他这篇文章成功的关键。
第三板斧:乐写别人“不曾”写的材料
这里的“不曾写”应包
作文选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