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测量及其指标评价
主讲:陈琴
主要内容
健康促进测量的指标体系
健康促进测量常用指标及意义
生命质量评价
健康测量的转变
躯体健康测量——躯体、心理、社会的测量;
从提高生活质量的测量——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步测量;
只对负向健康的测量——正向和负向两方面;
对组织器官的客观状况测量——个体主观体验和满意度的测量;
以患病或死亡为终点的测量——以患病后个体功能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点的测量。
健康促进测量:
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测量方法,采用特异、敏感的测量指标,以了解人群健康状况的分布和趋势,讨论和分析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促进社会制定有益的经济和卫生政策,以及评价健康促进效果。
健康促进指标包括对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进行评价两方面。
第一节健康促进测量的指标体系
一、健康状况测量指标体系分类
(一)个体和群体指标体系
定性指标
个体指标
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
群体指标定量指标
定质指标
(二)生物、心理和社会学指标体系
生物(理)学指标:生长发育、遗传、代谢
心理学指标:气质、性格、智力
社会学指标:社会经历、人际关系、生活方式
(三)直接、间接指标体系
直接指标:直接度量个人或群体的健康状况
间接指标:度量社会发展、自然生态环境
(四)健康状况的综合性指标体系
生活方式和行为指标
环境指标
生物学指标
保健服务指标
生活质量指标
二、健康促进测量指标体系
(一)1997年第四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提出的指标有:
1、人群健康学指标
2、日常生活质量指标
3、临床健康学指标
4、社会健康学指标
5、生物学和生物医学指标
二、健康促进测量指标体系
(二)2000年第五届国际健康促进结果评价包括的内容:
1、知、信、行的测量
2、社会行动与影响的测量
3、健康政策和组织实践的测量
4、健康生活方式和条件的测量
5、有效健康服务的测量
6、健康环境的测量
7、社会结果的测量
8、健康结果的测量
9、能力建设结果测量
第二节健康促进测量常用指标及意义
一、生理健康测量指标
(一)生长发育指标:
身高
体重
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
(二)行为发展指标
(三)营养摄入情况
健康促进测量及其指标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