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读《知行合一》有感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从历史课中,接触到了心学大师王阳明的理论-知行合一,但却从未了解过王阳明一生的辉煌传奇,靠着阳光下的玻璃,我打开了这本书,也打开了心学的大门。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因王守仁曾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故称其学说为阳明学。王守仁继承宋代陆九渊的“心即理”学说,提倡“知行合一”,何为知行合一。读着书,从悟道的阳明先生那里感受到了内心的声音。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制胜决断,了然于心。阳明先生的一生,并非一番丰顺,彷徨与痛苦,从无趣到知趣,通过一件件小事,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心。经过南赣剿匪、平定宁王、广西戡乱等等一件件无法想象的大事,慢慢奠定了内心的哲学。王阳明生活的时代,正值明王朝由稳定开始进入危机、衰败的转变时期。从英宗到武宗的几十年间,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农民起义彼伏此起,规模越来越大,地主阶级内部也矛盾重重,整个社会处在动荡之中。也正是在这样曲折的大环境下,阳明先生才将自己的心学体现逐渐完善,他的一生是不完美的。因为人到中年,就必须负起社会所赋予他的责任。这个时候,就需要内敛,有时候应该委屈求全,有时候应该忍辱负重。无论是年轻时的浮夸还是中年后的老成,王阳明都做的很好,因为他在凭良知做事。对于他来说,一个此心光明的人最希望得到的奖励就是良知给予的奖赏,其他,亦复何言。
众所周知,心学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简易哲学之一。无论是它的思想,还是表达思想的语句都让人一目了然,同时又是一门实用的哲学,它告诉了我们极易被我们忽略的真理,同时也为我们每个人规划处了一张完美的,直观的人生路线图。王阳明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答案已不言自明。在工作生活中,只俯首于自己的心,去心中贼之私情与私、再学会用格物致知的办法去学习,心无外物,万物一体
读《知行合一》有感(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