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 的商业拼图早在许多年前, 就有人预言传统的阅读方式将会发生改变, 只要电纸书出现。 2004 年,索尼推出了电纸书,但由于提供的图书很少,且售价过高,它未能打开市场。 2006 年,索尼与全球第二大连锁书店 Boaders 达成协议,在美国销售索尼推出的电子阅读设备 Sony Reader 。作为全球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子阅读器, Sony Reader 看上去很有吸引力: 6 英寸 800 × 600 分辨率的 4 阶灰度显示屏,可支持电子书以及文本文件阅读, 包括 Adobe PDF 文件和 JPEG 格式图片, 电量足以支持 7500 页书籍的阅读时间,有 MP3 播放功能。当时索尼 Connect 副总裁 Lee Shirani 声称:“现在, 阅读爱好者也加入到数字媒体消费者行列, 可以随时随地阅读他们喜爱的电子书以及 内容了。”正当所有人都以为索尼将在电子阅读领域成为苹果一样的时代开创者时, 仅仅一年之后, 亚马逊就推出了电子阅读器 Kindle ,取代 Sony Reader 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那是 2007 年5 月的一个早晨,阳光明媚。在亚马逊公司总部,其创始人、 CEO 杰夫· 贝索斯( Jeff Bezos )穿过人群,快速走到大厅中央的舞台上说:“女士们, 先生们, 我感到万分激动, 因为我要向大家介绍 Kindle DX。”他向大家展示了一个 英寸的显示屏,上面写着: 《纽约时报》。这就是 Kindle DX ,黑白屏,没有视频功能,没有背景灯, 但能看书看报, 可以放入口袋, 售价为 489 美元。自诞生以来, Kindle 一直名列畅销商品榜。商业拼图 Kindle 采用了 E-Ink 公司的电泳显示技术(又被称为电子墨水)。与液晶显示相比, 电子墨水不闪烁、没有辐射, 而且耗电量极低, 阅读起来颇有纸质书的感觉。但这并不是 Kindle 胜出的原因, 因为 Sony Reader 同样运用了这一技术, Kindle 赢在它为用户免费提供网络链接,这使得 Kindle 成为一个书籍分发系统。直到如今,没有哪本印刷版的书籍能够匹敌亚马逊提供的电子书服务,无论用户身处何地, 用户都可以免费登录亚马逊, 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电子书。与之相比, Sony Reader 使用不便,软件不够完善,把阅读材料传送到阅读器上的过程繁琐而缓慢。电子阅读器的产业链包含多个环节, 但最重要的是内容提供商和终端设备生产商。许多人认为 Kindle 胜出在于它优于对手的设计和技术配置,这是一个正确又不完全正确的答案。事实上,第一代 Kindl e 阅读器并不是最漂亮的产品—“老旧的外形设计”颇为人诟病。但是,亚马逊找到了一个商业模式—与 Sprint 公司合作,让客户可以把阅读内容无线传送到阅读器上。就像美国作家斯科特· 安东尼所说:“我为福克斯电视台的采访做准备时, 不到一分钟就把《曙光乍现》( The Silver Lining )下载到了我的 Kindle 上。”其简单便捷的服务为其日后的营销扫除了障碍。然而, 除此以外, 亚马逊还有更重要的制胜法宝, 作为全球领先的网上图书零售商, 整合内容提供商资源相对要容易得多。自 1995 年成立以来, 亚马逊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 1000 多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最大
Kindle的商业拼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