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丑男
晏婴
晏婴(约公元前585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号“平”,故后人也称其为晏平仲,或尊称为晏子。齐国夷维(今山东省高密)人。公元前556年,父晏弱(谥号桓子)死后,他继任齐国正卿,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执政近五十年,是春秋时期和管仲齐名的政治家。
他为了齐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提出了四项治国主张。
第一,任人唯贤,不私于亲;诛不避贵,赏不避贱。
第二,赋敛上,要权有无,均贫富;遇有歉收荒年则免征,正常情况下也只能“耕者十取一焉”。
第三,主张“君商渔盐”,国家努力发展渔盐优势,以增加国库收入,减轻人民负担。
第四,弛除严刑苛法。当时齐景公奢侈残暴,草菅人命。晏婴多次以“省刑罚,则民不怨;薄赋敛,则民知恩”的道理规谏景公。
晏婴以节俭力行著称于世。他身为辅相,仍“食不重肉,妾不衣帛”、乘敝车、驾驽马”,甘居闹市陋室;妻老而丑,齐景公情愿把年轻貌美的爱女给他,他都拒绝了。
晏婴不仅竭力规谏国君,而且也要求下属经常给自己提意见。有一个名叫高纠的在他身边做官,一连三年没有过失,晏婴却把他辞退了。别人劝阻时,晏婴说:“我是个很平庸的人,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失,可是高纠和我在一起三年了,却从来没有指出过我的过失,象这样唯诺怕事的人是要辞退的。”
晏婴能言善辩,是个杰出的外交家。他出使晋、楚、鲁、吴、卫等国,每次都能不辱使命,不损国威地完成任务。“晏子使楚”的故事至今传为外交史上的佳话。
左思
左思(约公元250年~公元305年)是西晋文学家。字太冲。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左思少年时以才气自负,他在《咏史》诗中,表达自己的志向: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着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式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左思认为自己文韬能与贾谊、司马相如媲美,武略可堪与司马穰苴并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平治天下。功成之日,不受封爵,隐退田园。但他的抱负落空了,西晋统治者认为他出身寒微,将他弃在一旁。
据《世说新语》记载,左思貌丑口讷。与左思同时代的潘岳是著名的美男子。《世说新语容止篇》记载:“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壁。”“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与此相对应,《世说新语》描写左思:“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左思虽貌丑,但极有才气。《三都赋》与《咏史》诗是其代表作。
中国古代四大丑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