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有股流通探讨.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6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国有股流通探讨
.oslide3>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国有股流通探讨
国研网
(一)非流通股流通的“三赢”方案
2001-11-19
要解决非流通股流通的问题,必须有一个实现国有和法人股股东、流通股股东、市场容量三赢的方案。
我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前以其净资产总额按6:1-20:1的比例进行缩股。一般情况可按6:1-10:1缩股,曾多次在证券市场融资或高价发行新股,从而使非流通股东获得了净资产大幅增值的公司,其非流通股在缩股流通时,可按10:1-20:1缩股。
这个6:1-20:1是怎么确定的呢?。30倍的市盈率为6(×30=6)、40倍的市盈率为8(×40=8)、50倍的市盈率为10(×50=10)。缩股比例在10:1以上的是根据增发、配股较多的公司而设定的。
据有关研究显示,当大盘为2000点左右时,市场平均市盈率为60倍左右。但这一研究数据是考虑了ST,PT亏损公司等,而我们的缩股是不考虑亏损公司的,经过我们的测算,扣除这些股票后,当大盘为2000点左右时,平均市盈率应为40倍左右。以此类推,1600点大盘对应的平均市盈率为30倍。现结合证券市场在1600点和2000点时的情况,进行分析,我们选择2000年报中几家公司的非流通股分别按6、8、10、20的比例进行缩股,看看缩股后国家、法人股东、流通股东、二级市场容量都受到了哪些影响:
例一:000545恒和制药:总股本13563万股,流通股6809万股,非流通股6754万股,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证券市场在2000点时,(按2001年3月8日收盘价计)选择8:1的比例进行缩股:
非流通股数×每股净资产 6754×
非流通股缩股后的流通股数= 8 = 8 ≈ 962(万股)
缩股前非流通股市值=非流通股×每股净资产=6754×=(万元)
缩股后非流通股变成流通股的市值=缩股后股数×市价=962×(按2001年3月8日收盘价计)=(万元)
-=(万元)
缩股前,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缩股后每股收益= 缩股后的总股本= 6809+962 = (元)
, %
股本扩张方面:
缩股前流通股为6809万股
缩股后流通股为6809+962=7771(万股)
比缩股前增加(962/6809)×100%=%
总股本减少[(13563-7771)/13563]×100%=%
从股价上来推测,%,×6809/7771=,,按40倍市盈率算,×40=,+=,与缩股前比,%。
例二:000583托普软件:,流通股6880万股,,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说明:,通过2000年的增发后,)
证券市场在1600点时,(按2001年11月8日收盘价计)选择20:1的比例进行缩股:
非流通股数×每股净资产 ×
非流通股缩股后的流通股数= 20 = 20 ≈ (万股)
缩股前非流通股市值=非流通股×每股净资产=×=(万元)
缩股后非流通股变成流通股的市值=缩股后股数×市价=×(按2001年11月8日收盘价计)=(万元)
两者对照,-=(万元)那么对流通股的股东而言,利益是否受到侵害呢?我们计算比较如下:
缩股前,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缩股后每股收益= 缩股后的总股本= 6880+ = (元)
, %,股本扩张方面:
缩股前流通股为

国有股流通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katfwsx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8-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