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 病毒 IgA 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试剂盒(受理号: X0407269 )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朱振宇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首席科学家一、鼻咽癌与 EB病毒感染的关系?◆鼻咽癌( NPC )是来源于鼻咽粘膜上皮细胞的低分化或未分化癌。本病可见于世界各地,但 NPC 有明显的种族倾向,大部分患者是中国人及其后裔,在爱斯基摩人、北非洲人和马来人中也较常见。?◆病人的肿瘤细胞中有规律地隐匿着潜伏状态的 EB 病毒( Epstein-Barr Virus , EBV )。 1、病人的肿瘤细胞中隐匿着 EB 病毒?◆发现?EB病毒是 1964 年 Epstein 与 Barr 在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的瘤细胞中观察到的一种疱疹病毒。?1966 年 Old 等采用免疫扩散法发现鼻咽癌病人的血清能与非洲儿童淋巴细胞的抽提液起反应。 1、病人的肿瘤细胞中隐匿着 EB 病毒?◆证据( 1): ? 1969 年de-the 从鼻咽癌活检培养的类淋巴细胞中分离出 EB病毒。?国内也已经从鼻咽癌组织培养所建立的类淋巴母细胞株中证明带有 EB 病毒壳抗原(VCA )和早期抗原( EA ),并在电镜下找到了典型的疱疹病毒颗粒,其形态与 EB病毒相同。 1、病人的肿瘤细胞中隐匿着 EB 病毒◆证据( 2): Kottaridis SD 等( 1996 年)认为鼻咽癌患者血清中抗 EBNA 的水平反映肿瘤的大小。[Anticancer Res,1996,16(2):785-789] Vera-Sempere FJ 等( 1996 年)采用巢式 PCR 和免疫组化分析说明了不论组织学类型,鼻咽癌中均有 EB 病毒感染。 [Eur J Cancer B Oral Oncol,1996,32B(3):163-168] 2、几乎 100% 鼻咽非角化性癌均有 EBV 感染。?在我国,几乎所有四岁以上的人群均已感染过 EBV ,80% 以上的健康成人是 EBV 携带者。特别在珠江三角洲及香港地区,是世界上 NPC 的高发区。?根据中山市的肿瘤统计资料( 流行病学), NPC 的年龄和性别的校正发病率为 万(男: /10 万;女: 万)。97% 的 NPC 为非角化性癌。经 EBER1 原位杂交(所谓“金标准”)证实癌细胞中有 EBV 感染。 EBERs 原位杂交 3、NPC 病人血清中的 EBV 抗体水平普遍升高◆ NPC 的显著特征是病人血清中对EB 病毒各种抗原的抗体(尤其是 IgA 亚型)水平普遍升高,借此可区分 NPC 与健康携带者。( Werner Henle et al., 1976. ) ◆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单位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发现鼻咽癌患者血清中 IgA/VCA 的阳性率为 %, 几何平均滴度为 1:, 而其它癌瘤和健康携带者血清中 IgA/VCA 的阳性率为 %-% ,几何平均滴度为 1: 。同时还发现鼻咽癌病人放疗后,其 IgA 抗体水平随存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在放疗后 4~22 年者仅 %为阳性;但当病者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时,阳性率又再次升至 %。一、鼻咽癌与 EB病毒感染的关系?小结: 流行病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资料证实, EBV 感染与 NPC 有密切关系。?◆鼻咽癌患者癌细胞中证实有 EB 病毒的 DNA , 经原位杂交, 多数癌细胞呈 EBERs 阳性、核抗原( EBNA-1 )阳性。?◆鼻咽癌患者肿瘤细胞中有 EB 病毒,血清有一套抗 EB 病毒的抗体,血清中的 EBV 抗体水平普遍升高。?◆ 1997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抗癌联盟年会上把 EBV 归类为第一类致癌物(特别是鼻咽癌) 。二、 EB病毒携带者与鼻咽癌病人血清中 EBV 抗体的不同?◆ EBV 血清学诊断利用 NPC 的一个特征,即患者多种 EBV 抗体的水平较非患者高(Werner Henle et al.,1976. )。?◆ EBV 血清学诊断已用于 NPC 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对 NPC 可疑病例的诊断。根据从 70年代后期以来的研究结果, VCA-IgA 检测通常被用于筛查以排除 NPC 的诊断;EA-IgA 检测目前被用于NPC 的确定性检测。
EBV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