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病在经,久病在络.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初病治气 初病在经 久病在络 久病治血中医治疗各类疾病有“初病治气,久病治血”一说。“初病在经,久病在络”,这句话出自清代名医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他同时提出“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在他看来,随着病程进展,病位会由浅入深,病情由轻到重。医家须根据这个理论初病治气,久病治血。历史上,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疗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等,其依据就是久病不愈时,气血痰湿等已经由经入络,因此一切内伤疾病或脏腑久病均可取络穴治疗。根据络病理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后期都是络脉损伤,可采用人参、蜈蚣、蝉蜕、赤芍、降香等中药,达到益气养血和营、化瘀疏风通络的目的。人上了年纪总容易发现自己坐久了或者站立稍微长一点时间就出现莫名的眩晕,通常缓一缓也就过去了,但是长期不断的眩晕多少都让人有点心烦,但总感觉症状不是很重,不想吃西药来治疗,那么其实可以试试中医上的穴位贴敷。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脑病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林兴栋教授表示,针对眩晕上的穴位贴敷是采用的引火归元的方法,即将上越之火引导回到命门之中,避免上越之后扰头部,出现眩晕。其中采用的最多的莫过于吴茱萸散,可以适当添加清醋、绿茶水调试,具有温通经络作用,取少阴经穴位涌泉、太溪等可引火归元。当然眩晕也要适当辨证调理使用,像肝阳偏亢伴有头晕者,以吴茱萸、川芎颗粒剂各3克,混匀,白醋调成糊状,每天晚间临睡前贴敷双侧涌泉穴,2周为1个疗程即可。初病在经,久病在络。什么意思?久病入络”说为清代名医叶桂首倡,最早见于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胃院痛》,其理论依据是“以经主气,络主血”。《中医各家学说》在论述“久病入络”时指出 ,叶氏所说的“络”是指血络而言 ,“久病入络”是指某些慢性疾患迁延日久 ,病邪深入 ,血络受病。他说 :“初病湿热在经 ,久则瘀热入血” ;“其初在经在气 ,其久在络在血。”可以看出,“初病在经,久痛入络”,其原意欲说明随着病程的进展,胃院痛的病位由浅入深,病情由轻到重的病理变化。现代医家则根据这个理论推断初病治气,久病治血。“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意思是,开始生病时是在身体内某一点出现问题,时间久了会造成身体网络的瘫痪,病症会在体外显现出来。初病在经,久病在络身体的求救信号你读懂了吗?人体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经络不通,就会发出很多不舒服的信号来求救。在这里我们就具体看看,如果经络不通,人体会发出哪些不舒服的求救信号!各种不通的信号代表着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和穴位来调理,这也就是我们说常的辨证艾灸。一、经络不通的首要感觉:疼痛还是那句话: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经络不通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疼痛,比如有时候我们会有莫名的疼痛,那说明的是此处经络不通。1、疼和痛有区别!疼和痛是两个概念,虽然两者都和经络不通有关,但程度上还是有些差异的。比如我们被扎了一下,立刻产生的感觉叫做“疼”;如果接着按压一下受伤的地方,这时候产生的感觉才叫做“痛”。(1)什么是疼?疼字是“疒”下面一个“冬”字泛指由寒邪侵袭经络所致的不适,一般是刚发病的时候,经络受到外邪干扰,身体自动发出“疼”的信号,以便募集更多的气血救援。但是“不通畅”、“堵塞”的局面还没形成,所以,“疼”通常是一闪而过的,呈现点状或散点状,如果没有堵塞,疼过以后也可能无迹可寻。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要加强防护,就可以自愈或者不再复发。(2)什么是痛?痛字是“疒”下面一个甬字。古代甬是“隧道”、“走廊”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人体内部通道—经络的疾病。实际上,痛就是经络集结了很多气血,瘀滞不通而发出的信号。“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痛感一般是按压、触摸才会感到,疼是可以反复发作的,面积比疼要大一些。2、“初病在经”,“久病、久痛在络”人体上,穴位是“点”,经是“线”是,络则是“面”。总的来说,“疼”是经络不通的初发期,位置在“经”,“痛”则是经络不通的进一步加重,扩散到“络”。遇到疼痛类的问题,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来疏通经络。面积小的可以用阿是穴,也就是哪里痛就按摩哪里,面积稍大一些可以艾灸,这样经络慢慢就通了。腰背疼痛认准阿是穴腰背部痛疼更注重的是对疼痛部位的局部艾灸,即我们常说的艾灸阿是穴。阿是穴的取穴原则本就哪里疼痛就以哪里为穴。比如椎间盘突出,着重艾灸阿是穴的话,效果往往是不错的,也可以加上环跳,阳陵泉、悬钟、昆仑。如果你艾灸时不知道如何取穴,不妨就以阿是穴为重点(哪痛灸哪),同时还可以艾灸阿是穴所在的经络,循经

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10-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