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的教学反思
穆家营学校 薛利艳
事不可小看,细节彰显魅力,细节成就完美。当我们工作时,我们要集中精力做好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以认真负责的心态对待每个细节。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趋完美。就拿上课来说,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是一次与学生共同完成教与学的的过程,每一节课都有该完成的教学目标,只有每节课都达到应有的效果,才能切实完成好教学任务。正因为如此,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手段,从细处着手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梅花魂》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文中的外祖父把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与挚爱寄托在爱梅花上。在他眼里梅花有着坚强不屈的灵魂,他把这种灵魂视为中国的民族魂,并以此鞭策自己,不忘自己是个中国人,表现出他的一颗中国心。这样的思想要通过抓住外祖父的言行从他“爱图”、“谈图”、“送图”的情景中去体会。这对于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上完《梅花魂》这一课,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自己备课时缺少了对学生的关注和对学情的分析。虽然课前我对教材进行了比较深入地研读,上网查找了与本课有关的好的设计,可对学生的关注太少。课文第13自然段是重点段,这一大段是外祖父对“我”说的话,是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既有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当我们谈到梅花的精神时,学生能说出
“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进而从“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中,体会到梅花的坚忍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我顺势提出:“外祖父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吗?他的一番话还赞美了什么?”他们立刻认识到:外祖父不仅仅是在赞美梅花,也在赞美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我让学生说说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这时,学生卡壳了。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我没有及时加以引导,而是自己说了几个有气节的人后,草草收场。后来课虽然上完了,
梅花魂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