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墨子
The Philosophy of Motzu
墨子与墨家
兼爱与“仁”的反省
尚贤与尚同
非乐与节葬
天志与明鬼
三表
一. 墨子与墨家
墨子其人
墨子其书
墨学渊源
墨家
1. 墨子其人
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節用。或曰并孔子時,或曰在其后。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2. 墨子其书
明· 福建芝城姚奎排
印的铜活字本《墨子》
3. 墨学渊源
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行夏政。
——《淮南子》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汉书·艺文志》
“仁”的反省
1. 兼相爱,交相利
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因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这就是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
墨子提倡的“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作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具体内容的。因为“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兼爱中》),人人相爱相利,社会上相互残杀争夺的现象就自然消灭,也就达到了天下太平的大治局面。
2. 兼即仁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人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墨子·兼爱中》)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同上)
与孔子“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思想不同,墨子主张兼爱,要平等的、无差别的爱一切人。
三. 尚贤与尚同
1. 尚贤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尚贤上》)
与孔子“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思想不同,墨子把一个人是否有能力作为选才的标准,而不注重其出身。
第四讲:墨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