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环 1302 班6组成员:韩旭、邢桂、彭涛、王娟娟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某平原城市拟新建一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库容 83×10 4 m 3。主体工程建设内容包括: 填埋区截流和雨污分流系统、防渗系统、地下水导排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填埋气导排系统等。工程建设周期 13 个月。拟选厂址位于城市西南侧 5Km 处,场址及周边的土地类型主要为一般农田; 场址所在区域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 ,场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埋深为 。工程配套新建 5Km 垃圾运输道路。运输道路两侧 200m 范围内分布有 3 个村庄,工程服务期总覆土量为 13×10 4 m 3,由新建取土场提供, 取土场占地为灌木林地。?1、完成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2、针对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垃圾填埋场的意义固体垃圾废物是一种放错了的资源,只要找到合适的处理方法便能够变废为宝,通过建造垃圾卫生填埋场使其进行发酵产生可利用气体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是,一旦卫生填埋场建成难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此平原拟建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在建设期和运行作业期以及封场期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一定影响。环境影响识别分析?一、施工期?二、运行期?三、封厂期施工期??垃圾填埋场建设中使用的主要机械有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载重汽车、混凝土运输车、垃圾压实机、钻具等。施工机械一般单台噪声在 75~100 分贝之间,对项目近距离的敏感点将产生噪声污染。?,由于进行土石方开挖、倒运、填埋场覆盖土挖填、运输建筑材料等,会产生施工扬尘而污染环境。??垃圾填埋场施工人员每天产生生活污水,主要是食堂废水, 产生量小,可用于周围农田灌溉,对周围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不大。??垃圾填埋场的生产废水主要为运输垃圾车辆和填埋机械的清洗废水。??本工程若有剩余的弃土,则应该在弃土期间,应设置拦洪坝和挡土墙,以减少水土流失量,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垃圾填埋场建造工程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首先垃圾填埋场选址是在农田,取土场是在灌木林地。工程配套新建 5Km 垃圾运输道路。进场道路的开拓,截洪沟的修建、以及其他辅助设施的场地平整,均会剥离地表植物,扰动土壤,松散的土壤在暴雨的冲刷下会产生水土流失。对于取土场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取土场是灌木林地,灌木林地对于取土地的水土保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垃圾填埋场一旦开工对于灌木林地的植被造成破坏,长久之后造成水土流失。施工期运行期?1、大气环境?本项目废气主要是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无组织废气,主要污染物为 CH4 和CO2 ,约占填埋气体的 95%~99% ,另外还有少量 H2S 、NH3 等有毒的恶臭物质。而该厂址所在的区域内其主导风向是西北风,且多年平均风速是 。故卫生填埋场产生的废气会在风力的作用下,向西北方向进行扩散, 这类有毒的恶臭物质随之扩散,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水环境?本项目废水有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少量生活污水和洗车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洗车废水收集后与渗滤液一起进入填埋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外运至长兴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主要污染物是: SS、COD 、BOD5 、NH3-N 。渗滤液?渗滤液产生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大气降水和径流;二是原有垃圾中含有的水分;三是在垃圾填埋后,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产生的水。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来源是降水。?这些渗滤液主要以有机污染为主。渗滤液属高浓度有机废水,成分复杂,从中可鉴别出各种类型的有机化合物,其水质水量变化亦大,水质水量变化的特点是:随填埋年限的增长水质污染指标有所下降;随降雨量的不同水质水量波动很大。?据国内已建成的垃圾填埋场的测定资料,枯季与雨季时的污染浓度相差十多倍。为防止渗滤液对地下水、地表水造成污染,必须将其收集进行处理。本工程渗滤液拟采取场内预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厂。?根据《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指标》(GB16889-1997 ),污水处理程度要达到的Ⅲ级标准,即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要求为: ?SS≤400mg/L ?BOD5 ≤600mg/L ?COD ≤1000mg/L ?NH3-N ≤35mg/L (引用*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 运行期?3、声环境?垃圾填埋场固定设备噪声经墙体、距离、场界四周围墙和绿化树木的衰减,对场界的噪声影响不大。?填埋场内的推土机、压实机、自卸车等移动噪声源离场界较近作业时,场界噪声值将有可能超过评价标准。?工作完毕,操作机械离开场界后,场界噪声值将维持原有状况。由于居民点离垃圾填埋场较远,故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