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校本教材二年级下册中和镇东夏小学校本课程教材编写组编著梅河口市中和镇东夏小学校本教材开发组主任:牟春玲副主任:崔志颖主编:郭强责任编辑:郭强编著:郭强刊首寄语: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佚浩繁,在中国文明中蔚为壮观,今天,让我们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结合艘一次美的洗礼。诗是美文学,是文学精华,对美的强烈追求,促使我们在诗歌的土壤里不懈耕耘。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古诗词鉴赏更是如此。 2002 年古诗词鉴赏被列入高考内容,不仅高三毕业生,还是高中学生、中学生、小学生都应该提早做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古诗词鉴赏》就是在为同学提供这方面的知识素材。让我们漫步在古诗苑中,去领会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一课。。。。。。。。。。。。《咏柳》第二课。。。。。。。。。。。。《古朗月行》第三课。。。。。。。。。。。。《一去二三里》第四课。。。。。。。。。。。。《相思》第五课。。。。。。。。。。。。《村居》第六课。。。。。。。。。。。。《江上渔者》第七课。。。。。。。。。。。。《月下独酌》第八课。。。。。。。。。。。。《杂诗》第九课。。。。。。。。。。。。《绝句》第十课。。。。。。。。。。。。《春夜喜雨》 1、咏柳( 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柳树, 落叶乔木或灌木, 叶子狭长, 种类很多。此诗描写的是垂柳。 2.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3. 妆成:装饰,打扮。 4.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5.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6.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7. 似:好像,如同,似乎。[ 诗文大意] 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 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 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2、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注释】: 1、呼:称为。 2、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3、疑:怀疑。【诗文大意】: 小的时候,我不认识月亮。我以为月亮,是白玉做的圆盘。又怀疑,那是瑶池的仙镜,飘荡在云霓之间。 3 、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作者简介】邵康节( 1011 ~ 1077 )邵康节( 康节为谥号) 名雍,字尧夫。宋朝时代的著名卜士。北宋真宗大中祥符 4 年(公元 1011 年) 12月25 日(辛亥年辛丑月甲子日甲戌辰)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衡漳( 今河南林县康节村), 又迁共城( 今河南辉县), 37 岁时移居洛阳。【诗文大意】: 一个小孩, 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 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 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 就走过去歇脚; 亭子外边, 花开的茂盛,小孩子越看越喜欢,伸出指头数数,嘴里念叨着“一枝,两枝,三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拦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4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注释】: 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 、采撷:采摘。【诗文大意】: 晶莹闪亮的红豆, 产于岭南; 春天来了, 该长得叶茂枝繁。愿你多多采摘它, 嵌饰佩带; 这玩艺儿, 最能把情思包涵! 5、村居(清) 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注释】 1. 拂堤:形容杨柳枝条很长, 下垂着,像是抚摸着堤岸。 2. 醉:作动词用,即迷醉于。 3. 纸鸢:鸢:一种鹰;纸鸢即风筝。【诗文大意】绿草茂盛, 黄莺飞舞, 正是二月早春, 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 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是早春二月的明媚景色。前两句描写江南二月里的自然风光,用一个“拂”字, 一个“醉”字, 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后两句叙写了儿童们放学归来放风筝的情景, 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映衬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6、江上渔者(宋) 范仲淹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爱:喜欢。 3、君:你。 4、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5、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6、风波:波浪。【诗文大意】江岸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请您看那一夜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
古诗词鉴赏二年下-word资料(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