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多数泌尿外科疾病常出现排尿异常及血压的变化。除外科一般护理外还应注意:
1、鼓励病人多饮水。但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青光眼等病人应限制饮水量.
2、观察病人排尿情况,注意有无尿液颜色改变、尿潴留等,,指导病人进行缩肛运动,每日3次,每次30-40个,锻炼盆底肌的收缩功能,进而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收缩力,减轻尿失禁的程度。
3、准确记录出入量,分别记录日/夜尿量,定时测血压。保持出入量平衡积极防治高血压,防止发生意外。
4、协助做好各项诊疗和检查:检查前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减轻紧张情绪,取得合作。
5、正确采集血、尿标本,了解采集标本的注意事项,确保数据准确,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6、卫生宣教
(1)向病人讲解预防感冒、,做好准备。
(2)了解病人所患疾病种类及饮食要求,指导病人合理进食,如慢性肾衰病人应采用低蛋白的饮食,尽量少进食植物蛋白质,同时保证供给充分的热量,以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当病人行血透治疗后,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以补充透析丢失的部分,维持相对的正氮平衡。
(3)泌尿外科老年病人居多,随生理变化,胃肠蠕动功能逐渐减慢,有发生便秘的可能。指导习惯性便秘病人多食用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以保持排便通畅,从而减轻腹压。
7、掌握病人病情,及时了解其心理及要求,提出主要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实施整体护理。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1、床头交接班,包括生命体征、睡眠情况、出入量、引流量、异常化验指标、皮肤情况、各种输液管道、以及病人的主诉要求和医生的指示。
2、给予口腔护理、床上擦浴、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肢体活动、女病人会阴冲洗。
3、按要求更换各种输液穿刺部位的敷料、三通、注射泵针及注射泵管,维护输液管道通畅。
4、检查各种管道并保持其通畅,如胃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腹腔引流管、尿管,有刻度的应记录。
5、清洁病人单位,包括更换脏床单、整理床头桌。
6、整理管道和监护仪,如氧气湿化瓶换水、及时清理吸引器瓶、合理安排监护仪和电源线。
7、及时客观的记录护理记录。
前列腺增生症护理
【概念】
前列腺增生是以排尿困难为主要表现特征的老年男性常见病, 是前列腺细胞增生导致泌尿系梗阻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男性自35岁以上前列腺可有不同程度的增生,50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
【评估】
1、病情评估
(1) 生命体征.
(2)排尿困难及尿频情况,评估前列腺增生程度。
(3)尿潴留发生的频率极肾脏功能受损害的程度.
(4)心、肺及肝功能状况。
(5)既往排尿困难仅进行治疗的经过及效果。
(6)有无合并泌尿系感染或结石。
(7)两周内是否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令、阿司匹林等。
2、对前列腺增生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3、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预防泌尿系感染:鼓励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裤。多数病人因尿频、排尿困难而害怕喝水,向病人讲明饮水意义,并注意记录病人排尿情况。若出现排尿困难,膀胱区憋胀,有尿不能完全排出,应通知医生给予留置尿管或膀胱造瘘术,同时口服抗生素。
(2),防止心脏意外。
(3)了解病人排便情况,习惯性便秘病人可口服缓泻药物,保持排便通畅。
(4)配合手术治疗,口服雌激素,使前列腺体缩小变硬,减轻充血,有利于手术。
(5)同外科术前护理。
2、术后护理
(1)。护士应密切观察尿管颜色,冲洗速度依据引流液的颜色调节,颜色变浅红,冲洗速度可调慢;变为尿色,可遵医嘱停止冲洗。如为鲜红色,混有泡沫提示手术创面大量渗血可能,立即通知医生,重新固定尿管,达到牵拉止血作用,同时,调快冲洗速度,保持尿管通畅,,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应给予止血和输血治疗,必要时手术止血。
(2)观察冲洗液有无外渗现象:术后除观察尿液颜色外,还要密切观察有无腹部膨隆。如病人出现腹部张力增加,烦躁不安,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