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学研究-名人故居:秋瑾故居-槐庭依然剑琴鸣.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国学研究-名人故居
秋瑾故居
槐庭依然剑琴鸣
 
 
秋瑾故居一隅  谭仲池绘
  在岁月的烟雨中,它曾经苍老佝偻。沐浴盛世的艳阳,在昔日的旧址上,它又重新站立起来。
  丹桂飘香的季节,湖南株洲清水塘街道大冲村。络绎不绝的人流,正涌来瞻仰新落成的秋瑾故居——槐庭。
  槐庭的门楼,呈江南风姿,青砖黑瓦,飞檐翘角,古朴典雅。门楣上当年秋瑾手书的“槐庭”匾额,依然氤氲着鉴湖女侠的文怀清气,丝毫不减往日的剑琴风华。
  秋瑾(1875—1907),祖籍浙江绍兴,生于福建厦门。她藐视封建礼教,提倡男女平等,自称“鉴湖女侠”。先辈以耕读立家,从其高祖到父亲,为官清正,刚直不阿。秋瑾从小耳闻目染先辈的做人高标,立下
“今古争传女状头,红颜谁说不封侯”的鸿鹄志向。1904年夏天,她毅然冲破封建家庭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1907年1月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不久又任大通学堂督办。她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决心做中国妇女界为革命牺牲的第一人。
  怀着对秋瑾仰慕已久的虔诚之心,我缓缓移步于槐庭的亭廊厅堂房间。
  原建成于1895年夏秋间的槐庭,是一所由青砖风火墙围起来的三重院落。其建筑风格,集湘东民居特点与江浙徽派韵构于一体。大小房屋达十三栋一百四十六间,视野开阔,可望远山的青黛云霓,近挽荷塘的树影月色,是一座静谧幽深、充溢致远情致的庄园。可惜,因时代变故,岁月颠簸,槐庭亦如一棵受风雨凌弱的槐树,很快就衰败凋枯。现在的秋瑾故居,是在原主楼基脚上修复的。虽然比原来规模小多了,但有门楼、主楼、前堂后堂、左右厢房,复原大小房屋八十六间、天井十个,还有后山秋瑾练武台等。
  槐庭内院左右天井的玉兰树,是秋瑾当年从日本带回亲手植在天井的。只因后来一死一荣,便补栽了一株桂花树。也许是玉兰有情,将一片落叶临风吹到我脚跟前。我拾起来,放到手心,轻轻抚摸,仿佛有一丝清爽沁入心扉。其实,青春岁月的秋瑾,每一步都迈得很沉重、很凄情,甚至无奈。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如美人头。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这首写《兰花》的诗,不知道是不是秋瑾植玉兰时所写,但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她秋瑾是玉洁冰清的豪洒之人,羞与流俗为伍,更何况自己要嫁的夫君呢!然而,现实就那么冷峻无情,秋瑾正是随夫而寓居这座当年的“大冲别墅”的。那是1894年,秋瑾随父亲秋寿南赴湘乡履职来到湖南。后结识了曾国藩的长孙曾广钧,经曾广钧介绍湘乡豪富王黻臣结交了秋寿南。见秋瑾才气不凡,王黻臣欲娶为儿媳。为躲战乱,王黻臣在株洲一个叫老虎塘的地方(即今石峰区大冲村)兴建了这座华丽别墅“大冲别墅”。房屋竣工时,秋家将秋瑾许配给王黻臣季子王庭钧。王庭钧比秋瑾小两岁,曾就读岳麓书院,虽能吟诗作赋,但醉心利禄,无所成就。在秋瑾的内心深处,她很早就怀有“但恐所好殊,不遇知心赏”的思虑,对这所谓门当户对的婚姻心怀忧怨。然而,在那个封建礼教苛刻的时代,秋瑾为遵父命,于1896年5月17日与王庭钧结婚。从此便来到“大冲别墅”居住。秋瑾虽说生性刚烈,但饱读诗书,知情达理,她仍企望丈夫能不负她的心愿“琴瑟和鸣”,故将“大冲别墅”改名为“槐庭”。在秋瑾心中,槐之于庭,象征门户的兴荣和尊贵,其伟岸挺直,堪为人表。
  在槐庭居住期间,秋瑾辗转湘江两岸城郭、乡村、古道

国学研究-名人故居:秋瑾故居-槐庭依然剑琴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131 KB
  • 时间2021-10-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