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铸造工艺结构
(1)拔模斜度
在铸造造型时,为了便于把模型从砂型中取出,通常在铸件沿拔模方向的内、外壁上均制有约 1:20的斜度,叫拔模斜度,如图9b所示。拔模斜度通常较小,木模常为 l°~3°;°~2°。所以拔模斜度一般不画出,但不标注,如图9a所示。
图9 铸造件上的拔模斜度
(2}铸造圆角
在浇铸铸件时,为了避免在铁水冷却时产生裂纹,同时也为了防止在取模时损坏砂型,在铸件各表面相交处均以圆角过渡,这种圆角就叫铸造圆角,如图10所示。在零件图上,铸造圆角必须画出。铸造圆角的半径应与铸件的壁厚相适应,其半径值一般取为3~5毫米。铸造圆角也可在技术要求中作统一说明。
在相交两平面中,任问一个表面加工后;圆角就被切去,此时该处就应画成尖角,如
图10所示。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3)铸件壁厚
为了保证铸件的制造质量,铸件各部分的壁厚应保持均匀一致,特别要避免突然改变 壁厚和局部肥大的现象。这样可以防止铸件在浇铸时,由于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而在 壁较厚外形成缩孔,或在较厚壁与较薄壁的交界处产生裂纹,如图11所示。
(4)、过渡线
由于铸造工艺上的要求,铸件两表面相交处存在铸造圆角。这时零件表面的交线就不明显;但为了增强图形的直观性,在相交处仍然要画出原有的交线;称为过渡线。
过渡线的画法与原有相贯线或截交线的画法相同。但由于存在有铸造圆角,因此交线的两端不再与零件的轮廓线相接触、如图12所示,为内圆柱相交时,内、外表面上过渡线的画法。具体画图时,首先应按没有圆角的情况画出相贯钱,然后再在轮廓线处画出小圆角。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图13所示,为零件上常见的圆柱和肋板相交,且相交处有圆角过渡时的画法。很明显,过渡线的形状与肋板和圆柱是相交还是相切,以及肋板本身的断面形状有关。
铸造工艺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