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启发”性教法
体育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不可削弱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和学两个积极性。越是强调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时,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求越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得如何,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样,因为教学的一切活动主要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并执行的。如果教师的教法单一或运用不当,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会削弱,“启发式”模式的性质则会改变,成了“放羊式”教学。因此,体育教师在按照设计程序进行“启发式”模式教学时一定要掌握多种“启发”性教学法,并学会合理运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和运用时机。
1 直观启发
从学生感性认识出发,运用熟悉的知识和具体的动作给学生以演示和示范,引起联想,加深思考,促使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利用挂图、运动图片、完整与分解示范、幻灯片,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化,化静为动,做到图文并茂、形声结合。表2B型班首先组织学生看篮球教学录像目的就是要引起学生联想,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问题启发
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所要学习的主要技术原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和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例(1):前滚翻教学,老师提问:“请同学们想想,方砖和足球在力的作用下,哪个容易滚动?”,学生马上会回答足球容易滚动,此时,老师可因势利导地指出:“我们学习前滚翻时要把自己的身体团成圆的。”,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例(2):表2B型班的教学过程的主线就是问题启发,教师提出或引导学生发现他们在比赛和练习中的问题,如:“怎样运球过人?”;
“怎样传球不失误?”;“怎样抢篮板球?”;“怎样投篮?”;“怎样以多打少?”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及时提出则一步步启发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和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比喻启发
根据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事物,掌握技能,它能借助联想这一思维形式去理解新知识和新的技术原理。一个恰当妥切的比喻就能沟通各个孤立的表象,使之建立联系。如用“鞭打”来比喻投掷标枪的出手动作;用“电流”来比喻投掷实心球的用力顺序;用“弯弓搭箭”,
“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启发”性教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