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对梦想的那份执著和坚持,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 27 岁的李哲亚看上去比同龄人要老成许多。这也难怪,作为一个在北京打工 10 年的“北漂族”, 李哲亚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李哲亚出生在河北省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小时候因为多病,他上学比同龄人晚,加上成绩也不出色,被人们称为“笨小孩”,初中没读完就辍学了。那些年,村里发生的大事,就是年轻人一拨一拨地外往走,去大城市打工,李哲亚也做着去大城市打拚的梦。 2004 年, 李哲亚来到北京。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餐馆里做传菜员。传菜员的工作特别辛苦,三层楼的餐厅,李哲亚端着托盘每天不知道上上下下跑多少趟,有时脚上磨起了泡,有时腿疼得下不了床,但艰辛并没有压垮李亚哲,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像许多年轻人一样,李哲亚也是一个追星族,尤其喜欢“水木年华”。在做了两年传菜员之后, 2006 年, 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去清华大学餐厅“端盘子”,去看看自己心中的偶像。可是, 到了清华李哲亚才知道, “水木年华”早就毕业了,想在清华校园里见到他们没指望了。失望归失望,但生活的河还会继续,李哲亚决定留下来。清华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既让李哲亚感到激动和羡慕,也使他多了一点儿自卑,跟别人交流的时候,他总觉得语言表达不清,他萌发了自学的想法。两年以后,李哲亚有了妻子、孩子,每月高昂的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听说当“楼长”能多挣些钱,立马跑去应聘。这是李哲亚有生以来参加的最正式的招聘会,他花了两天时间进行精心的准备, 信心满满地前去应聘。可是,“楼长”要求大专以上文凭的条件, 让只读过初中的李哲亚精心准备的“台词”没有了用武之地,他有说不出的沮丧。经过痛苦的反思,李哲亚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时,常在餐厅吃饭的一位老师给李哲亚支招:可以选择参加成人高考上大学,实现当楼长的梦想。李哲亚听了,兴冲冲地买来一沓成人高考教材,准备大干一番。可是,事情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当他翻开教材后,才发现书中的内容他一点都看不懂。李哲亚并没有就此放弃,他联系了一名清华的学生帮他补的李哲亚来说,因为课程以前都没有学过,接受起来有些费力,有时候一天只能做出一道数学题, 但李哲亚不服输, 他坚信“勤能补拙”。因此,他每天挤出时间反复地琢磨课本,为自己制定了一份学习时间表, 除了工作、吃饭和睡觉, 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功夫不负有心人, 2009 年李哲亚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 李哲亚有了更大的梦想, 他拿着“金光闪闪”的大学文凭, 一遍又一遍地往网络公司投简历,最终有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老总被他的坚持感动, 答应给他一个机会, 要他草拟一份公司在某地投资的可行性报告。这份报告虽然李哲亚很用心,但最终仍被拒绝了。尽管如此,性格倔强的李哲亚并没有死心,
只要有对梦想的那份执著和坚持,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