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存款“变”保险.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存款“变”保险[ 导读] 调查中发现,因存款“变”保险的情况屡发,相关部门已禁止保险公司人员进入银行推销保险 19 日,滨州市张女士向本报反映,她在 2010 年办理的 5000 元和 15000 元的两份存款“变成”了保险。两份保险 5 年内每年需交 20000 元钱,在期限内停交或退保将承受巨大损失。 19 日,记者与张女士来到办理该保险业务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发现已经找不到原办理人员,但银行和保险公司都承认,自身“有一定的原因”,将妥善处理此事。记者在调查中发现, 因存款“变”保险的情况屡发, 相关部门已禁止保险公司人员进入银行推销保险, 但不少银行内部还保留银行代办保险业务。内部人士表示, 市民在不知情下把存款办成保险, 是全行业的问题。存款人一年后才发现“落入陷阱” 19 日,滨州张女士反映, 2010 年她曾在高密市工作。 6月 11 日, 因为刚到高密市不久, 身上的银行卡还是外地卡, 用起来会产生一些费用,她带上 5000 元钱便到市区顺河路的邮政储蓄银行办一张新卡。在办卡过程中, 一名银行大厅的工作人员走到张女士面前, 向她推荐一份新的理财业务。张女士称, 对方称办理此项业务有很多好处, 其中包括比普通存款利息高, 而且还可以附赠一份保险。于是, 她便接受该工作人员的建议,办理了该项业务,并拿到一张“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保险单。 11月 28 日,张女士又到该银行存钱,一共存款 15000 元,一名工作人员再次向她推荐与此相同的“存款业务”。张女士没多想, 随即办理该项业务,领到第二份保险单。张女士说, 银行内的工作人员在推荐该业务时, 告知她保险单仅仅是赠送的,并没有告知需要承担风险,也没有将注意事宜告知,事后更没有接到对方的电话回执。直到 2011 年 5 月份,张女士不慎将随身携带的邮政储蓄银行银行卡丢失。在补办银行卡过程中, 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她, 因为她的银行卡和保险绑定, 所以需要她亲自到保险公司绑定新的银行卡号。张女士随后拨打中国人民人寿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在通话中, 张女士惊讶的发现, 保险单并非是存款赠送的, 而是对方将她的存款变成了保险。张女士在交完 2 万元以后, 必须在随后 4 年内, 每年交纳 2 万元,如果中途退保或者停交,不仅不会涨息,还将会蒙受一定的损失。张女士告诉记者, 按照保险公司的说法, 她的第一份保险快要超出交款的最佳时机, 第二份也要马上交款。因为怕蒙受损失, 她只好存入 2 万元。但是令张女士不解的是,在几乎没有工作人员“提醒”的情况下,为什么自己的存款就变成了保险呢? 银行工作人员“确实有问题” 19日, 记者与张女士先后来到顺河路邮政储蓄银行和中国人民人寿保险公司进行咨询, 发现原办理该业务的工作人员已不在。银行和保险公司称,出现这种问题,他们有“一定的原因”。下午 1 点多,记者和张女士先来到顺河路的邮政储蓄银行。银行大厅内的一名大厅经理称, 以前银行确实有一些保险公司的人在推销保险业务, 但现在已经没有了。不过, 银行内部现在还代理一些保险业务。“现在所有的银行都有保险业务。”这名工作人员解释。下午 2 点左右, 一名银行工作人员对张女士反映的问题进行处理。当得知张女士的情况和保险数额后, 该工作人员表示, 推销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确实有

存款“变”保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f15868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8
最近更新